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贺焕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贺焕利,. 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 预防医学杂志,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每组均为32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感染(口鼻腔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感染(口鼻腔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治疗前,实验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白血病化疗患者;效果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基金资助: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比较低,极易导致感染发生,而感染发生后将出现诸多相关并发症,继而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来看,治疗白血病患者常用化疗方法,但是化疗后患者体内的菌群出现紊乱状况,继而引发不良症状[1]。为有效改善白血病化疗患者的预后,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疗程,临床提出了多种干预方式促进患者完成治疗。临床有研究[2]指出,结合白血病化疗患者的预后情况,制定并实施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感染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白血病化疗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均在知情下参与;(2)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2)依从性差者。实验组有25例男、7例女,平均年龄为(39.1±1.5)岁,平均病程时间为(9.2±0.8)个月。对照组有26例男、6例女,平均年龄为(38.7±2.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8.8±1.4)个月。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其一,口腔护理;其二,翻身护理;其三,遵照医嘱用药护理等。

实验组应用预防性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其一,预防口鼻腔感染。护士需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说明口腔清洁的目的、意义,指导其如何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佩戴口罩,防止口鼻腔感染。通过叮嘱患者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和多喝水等方式保持口腔一定程度的湿润度。如果出现口腔溃疡情况则需立即停止刷牙,使用棉签擦拭口腔,定时监测口腔pH值;其二,预防消化道感染。在饮食中,切忌摄取生冷刺激食物和剩饭剩菜,避免肠道发生率感染。保持肛周干燥和清洁,排便后及时清洁,对局部出现感染患者使用药液坐浴,保持大小便通畅。对出现便秘感的患者,可使用缓泻剂,避免其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出血发生;其三,预防呼吸道感染。其四,预防皮肤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对注射部位的护理,一旦出现异常反应需立即处理,做好细菌培养工作,加强针对性用药,限制陪护和探视次数;其五,预防肺部感染。护士需指导患者准确咳嗽,每日深呼吸,如果无力咳嗽,护士需协助其排痰;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18~22°C)和湿度(50~60%),定期消毒地面,早晚两次使用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指导其进行咳嗽训练,及时排出分泌物;其六,稳定情绪。护士需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加强沟通,逐渐恢复其信心,让患者家属也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之中,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便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感染(口鼻腔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其中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3]、汉密顿焦虑量表[4]评估,量表分别有20个、14个项目,单个项目总分为0-4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获取,从患者的躯体健康、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五项进行评估,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感染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感染率比较

实验组感染(口鼻腔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感染率比较(n/%)

微信图片_20250228153449.png2.2两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治疗前,实验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微信图片_20250228153452.png3.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病变,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等。化疗是比较理想的白血病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生长繁殖,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化疗药物不仅具有强烈的肿瘤细胞杀灭作用,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继而导致不良预后,诱发多种感染,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最后导致患者中断化疗方案。若患者的感染症状十分严重,诱发全身感染,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白血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其一,出血;其二,贫血;其三,感染[5]。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但是大部分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各种类型的感染症状发生,最终使其死亡率上升[6]。如果患者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将引发全身感染。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还需提供合理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更为侧重基础病情的观察和用药等,存在一定缺陷,继而无法有效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预防性护理方法主要指的是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将临床经验和护理技能等作为基础目标,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总结护理潜藏问题,再提出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措施。这种护理方法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特点,可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护理人员可根据护理方案完成护理工作,可预防护理人员能力不够造成的护理漏洞,可提高护理安全性。有研究指出,实施预防性护理,可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本文赞成上述观点,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感染(口鼻腔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徐慧.循证护理对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的效果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5):840,后插1.

[2]张媛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对学龄期白血病化疗患儿预后的影响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43.

[3]陆宇,钟丽萍,潘月芬.严准精细照护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0,19(5):42-44.

[4]樊迪,任金新.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2):96-97.

[5]魏秀萍,葛晓燕.预防性护理管理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抑制期院内感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7):871-874.

[6]孙珠君,屈蕾,杨肖肖.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9):1123-11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