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朱光秀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光秀,. 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杂志,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09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共120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更优于参照组,2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老年急性肠胃炎的护理中,能够使患者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缓解,具有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老年;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护理
DOI:10.12721/ccn.2021.157090
基金资助:

老年急性肠胃炎作为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一种的急性的单纯性肠胃病,其通常是由于饮食生冷、暴饮暴食或者是秽浊及不洁食物等而造成的毒素以及细菌感染。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口渴尿少、发热等,较严重时通常会产生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相关症状,该疾病多发于夏季,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自身存在的抵抗力较低,且通常会并发冠心病、呼吸性疾病、高血压等相关疾病,从而造成治疗难度的增加[1]。因此,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一旦护理不当,就会出现肠穿孔、水电解质失调、败血症等相关并发症。为此,我院对老年急性肠胃炎治疗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并做出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大便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技术等各项检查,且确诊并开展对症治疗。随机对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60例,其中参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61-72岁之间,平均为(66.5±5.5)岁,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3-22h,平均为(12.5±9.5)h;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在62-74岁之间,平均为(68.0±6.0)岁,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4-21h,平均为(12.5±8.5)h。2组患者有关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比较性。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主要是指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并为患者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要求,基于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病房的常规护理。

研究组开展临床路径护理,主要包含:(1)制定对应临床护理路径,通常是以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及病情,制定对应的护理路径,并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使用路径护理表对患者的状况实施记录,如第1天,将医院的环境进行介绍,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第2天,将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等相关因素介绍给患者,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等。(2)具体护理措施:①临床监测: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对其生命体征实施密切的监测,特别是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脉搏等,并对其大便状况实施观察,对大便的性状、每日次数进行记录。如果产生异常,需及时告诉主治医生,并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另外,需要对患者的血糖、钾、钠、氯等进行检查。②心理干预:对于急性肠胃炎而言,由于其起病比较急,且患者自身年龄较大,起病较严重,这就会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并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通过和蔼的态度,对患者的倾诉进行倾听,并对其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③饮食干预:治疗时期,护理人员需对患者饮食进行合理安排,由于患者自身的消化功能比较差,且抵抗力较弱,因此,其饮食需以米汤以及白粥为主,禁食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对于无法主动进食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实施喂食,并对其进食状况实施观察,如果出现噎住、咳呛等状况,需进行及时拍背,防止食物对呼吸道造成堵塞,或者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另外,需按照患者实际恢复状况,调整其饮食,并叮嘱患者禁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3)护理效果的评估:护理人员需把临床路径的有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完成护理后,由其家属签字并确认,确保临床路径的实施。患者在出院后,对临床路径实施对应的评估及总结。

1.3 临床观察指标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实施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x̄±s),t检验,P<0.05,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更优于参照组,2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x̄±s) 1.png

3 结论

临床中治疗老年急性肠胃炎的过程中,护理属于其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护理干预通常会对患者的康复、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路径作为将患者作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通常是以患者自身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为主,对患者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服务,不仅可以使护理质量有效提高,而且还能够确保治疗的效果[2]。同时,临床路径改的护理中,通过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其能够使患者由于病情导致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并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理解,并构建出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使护患纠纷得以有效减少[3]。另外,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通常可以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以有效降低。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更优于参照组,2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急性肠胃炎进行治疗过程中,通过临床路径的应用,通常能够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并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红艳.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188.

[2]耿俞芳.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6):57+59.

[3]袁玉萍.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89-9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