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措施在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苏林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苏林梅,. 综合性护理措施在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中的运用价值分析[J]. 中国护理学报,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179.
摘要:
分析综合性护理措施在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100例接受注射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注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分析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达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仅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达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在提高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中的运用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提高治疗效果,第二是提高治疗安全性,第三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说明该护理模式的整体护理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可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瘢痕疙瘩注射治疗运用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7179
基金资助:

瘢痕疙瘩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种增生性瘢痕,不仅影响患者皮肤美观,还容易引起皮肤瘙痒,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注射治疗是针对瘢痕疙瘩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注射过程患者易发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因此,临床建议对瘢痕疙瘩注射治疗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1-2]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择10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8-65(50.13±6.18)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0-66(50.14±6.13)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瘢痕疙瘩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①并发重要脏器疾病;②精神或认知障碍;③皮肤严重过敏。

1.2操作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注射护理:检查注射器,确保空气排出,平稳穿刺并推注药液,注射完成后行压迫性止血。

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1)注射前护理:向患者说明瘢痕疙瘩的危害以及注射治疗的优势,安慰、鼓励患者,使其坚定治疗信心,于无菌环境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先取利多卡因,再抽取激素,使用碘伏进行消毒,若瘢痕处褶皱明显则需反复消毒几次,确保无菌。(2)注射中护理:将注射器针头朝上竖放,轻推以排出针筒和针头里面的空气,然后将注射器针头朝下竖放,使液体内气泡浮到尾部,再次检查注射器整体情况,确认无误后,保持针头与皮肤平行,穿刺进入到疤痕组织后边退针边推药。,操作过程中需缓慢推药,尤其注意穿刺深度,确保不进入正常皮肤组织。(3)注射后护理:注射后快速拔出针头,行长时间的压迫性止血,以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叮嘱患者保护创面并定时检查,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3观察指标

根据瘢痕疙瘩的消除情况进行判断,若瘢痕消除,皮肤平滑,为显效;若瘢痕软化、触感柔软,为有效;若条索状瘢痕或硬结,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本试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组织缺血坏死、皮损、出血,均计入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比值越低则治疗安全性越高。采用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计算排除不满意患者。

1.4统计学处理

SPSS25.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则P<0.05。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表1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1治疗总有效率记录表[n(%)]


截图1737185898.png2.2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2结果:不良反应包括感染、组织缺血坏死、皮损、出血,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表[n(%)]


截图1737185953.png2.3护理满意度

表3结果: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3护理满意度记录表[n(%)]


截图1737185967.png3讨论

瘢痕疙瘩临床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注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但也需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3]

常规注射护理只完成基础性注射护理项目,缺乏心理疏导、不良反应预防等措施,因此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满意度也不高。综合性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之一,适用于注射治疗过程,立足注射前、中、后三个阶段,高度重视心理疏导和不良反应预防,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4]。具体来说:注射前护理以心理疏导为主,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注射中护理以规范注射操作为核心,保证药液质量以及穿刺过程的安全性,保障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组织缺血坏死发生率;注射后护理以压迫止血、护理指导为主,可降低皮损、出血发生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说明综合性护理在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中的护理优势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 王惠, 杨茵,等. 应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曲安奈德注射液序贯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及护理重要性[J]. 中国医疗美容, 2019, 9(8):128-132.

[2] 陈萍, 卞薇薇, 陆文婷,等.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头面部瘢痕疙瘩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6):3.

[3] 阮静, 李卓雅, 陈萍,等. 5-氟尿嘧啶联合利多卡因及确炎舒松治疗900例瘢痕疙瘩的注射及护理效果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4):4.

[4] 张丽, 江美娟, 顾黎雄,等. 小切口扩张器埋植联合浅层放疗治疗64例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的护理[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7, 46(11):3.

[5] 苏林梅. 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护理[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28(7):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