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学习阶段小学生年级较小,同时在我国近些年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指出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而近些年在我国推动教育事业改革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关注和重视,主要是由于综合与实践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侧重于数学能力的养成,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优化自身的认知能力,并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研究和分析,形成结果,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运用,对于保障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有效性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在当代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个别教师仍在运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办法,教学时将理论知识为主,过多讲解概念、公式、计算办法,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模式为主,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学生也容易在这样的教学氛围影响之下,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无法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合理流动,学习效率下降,对整体的教学效果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基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这一教育背景之下,需在其中注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路,为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相应进一步发挥出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作用和价值发挥,使用趣味性元素,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确定课程教育目标,并针对其内容展开深入整合,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建设出更为好玩的课堂。
二、“玩数学”---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课堂建设策略
(一)在情境活动中“玩数学”
通过创建生活情境,让学生身处于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尝试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感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确保知识学习的深刻性。举例来说,在讲解到有趣的七巧板这节课时,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播放中国达人秀中的一段,以人体结合为载体,运用光线投射出来的图案影子。看完视频后,学生也会在观看过程中发出称赞,此时教师需为学生介绍,“你们也是可以学会的,只需要通过对一些图形的学习,则可以拼出类似视频这样,如此生动形象的图案”。最后展现出一些美丽的七巧板图案,学生在欣赏这些图案的同时,将会提升课堂知识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提问,“这些图案中是否有曾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此时学生想起过往学习过的知识,发言十分踊跃,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等,教师将这些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进行组合,则可以形成七巧板。通过如此的课堂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七巧板的神奇之处,并让学生更没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知识中去,可以自主探索或是小组合作的方式拼摆七巧板,对图案进行自主设计,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学生会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实现了数学的学中玩、玩中学。
(二)在设计活动中“选数学”
举例来说,在教师讲解到《制定旅游计划》这节课时,实本节课程的实践活动为代数统计与概率部分知识的融合运用。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出一些数据信息,让学生依照这些信息为小红制定出相应的假期旅游计划,并对旅游费用进行测算,同时综合本问题,为自己制定出一个假期的旅游计划。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更为精准全面地了解信息,并对交通工具进行合理选择,对线路进行合理规划,依照其实际情况,确保旅游过程中各项事务安排的合理,减少开支。并运用统计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确保选择的有效性,感悟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在统计活动中“用数学”
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活动,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融入到数据信息收集、整理、提取结果运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举例来说,在教师讲解到树叶上的比这节课程时,首先让学生对各种树叶进行详细观察,并说出自己此时的想法。不同类型的树木其树叶的形状和大小,也有所不同,让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如何对这些树叶的形状近些比较,让学生以数学方法来展现出数学和数学之间的差异性。如,可以通过直尺测量输液的长度宽度,对树叶的长宽比进行计算,并比较相同数种下不同树叶的长度宽度情况。要求学生每人在校园中采集10片树叶,并对10片树叶进行分别测量、长宽计算,获得长宽比,将获得的数据信息存储在统计表中,算出10个长宽比值的平均数。由个人探索和小组沟通交流为主,了解到尽管树叶的大小不同,但是在相同的树中,树叶的长宽比是十分接近的,但形状有所不同的树叶,其长宽比有所不同。通过应用统计学思想,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测量和调查来获得知识的各类信息,并通过分类信息、整理信息、获得数据结果,以数据结果作为判断推理载体,获得最终的问题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积累大量的活动经验,加强了对统计思想统计方法的深度理解。
(四)在游戏活动中“做数学”
操作与实践这一内容的学习,并不是教师强制灌输就可让学生掌握的,而是需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才可发现知识的规律。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就在于为学生提供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展开更为系统化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并参与到学生游戏活动的全过程中,以确保综合与实践活动发挥出最大价值。举例来说,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设置有趣的课堂游戏,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核心所在,最后展开对应的数学技能训练,让学生手、脑、眼并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举例来说,在教师讲解到学习人民币这节课时,可以在课堂中安排小小商店游戏活动,并设计出销售员和顾客,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互动,明确整个过程中需要先做什么,随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先在班级进行集中探讨,随后进行小组活动,一人扮演销售员,一人扮演顾客,教师在其中加以指导。除了可以让学生了解人民币,还可明确人民币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从这一阶段即可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
结论:
综上所述,玩数学想要真正的发挥出其教学价值,建设有效课堂,需要将玩这一主题真正的落实在学生身上,将课堂中教师的主导角色逐渐弱化,让学生在更为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提高数学素养。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教师需在明确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条件下,通过创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和统计活动以及游戏活动,发挥出玩数学的最大价值,不再固守课本,改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变化解析[J].小学数学教育,2022(11):28-29+47.
[2]潘小英.“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亚太教育,2022(09):25-27.
[3]朱红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J].小学生(中旬刊),2021(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