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由胆色素、甾醇、胆汁等凝结在胆管内引起的,多发生在胆囊内,首发症状为腹痛,或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胆结石,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但由于气腹的建立和手术损伤,术后仍有一定的疼痛,且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结石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胆汁返流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1-2]。为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患者预后,做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工作也十分必要。本研究探索了围手术期护理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42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男/女:12/9,年龄25-77(48.45±4.45)岁。观察组男/女:12/9,年龄23-76(48.45±2.56)岁。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根据快速康复手术要求,缩短术前禁水时间,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播放幻灯片和视频,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和腹腔镜手术的优势。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应激反应,提高合作程度。(2)术中护理应帮助患者舒适体位,控制湿度和温度,覆盖非手术区域,保护患者隐私。说明麻醉前的注意事项,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全程由床位护士陪同,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感。术中冲洗液和输液液均需加热至37℃,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3)术后护理,保持病房安静,让患者好好休息,24小时心电监护和吸氧,加强对患者的监护。术后疼痛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按摩等方式缓解,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泵。注重引流观察,加强泌尿护理,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出现肠音后,可少量进食流质食物,注意不可食用的气、冷、辣等食物。指导病人早点起床,以改善身体状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腹腔镜手术耗时、住院日数、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x2统计,其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腹腔镜手术耗时、住院日数比较
观察组手术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腹腔镜手术耗时、住院日数比较(x̄±s,d)
2.2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有1例感染,发生率是4.76%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有7例出现并发症,占33.33%,其中2例腹泻,3例切口感染,2例恶心呕吐, P<0.05。
3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21世纪产生的一种先进的外科手术方法,具有疤痕小、切口小、易愈合、创伤小、痛底小等优点,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对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室是抢救和治疗病人的直接场所,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手术成功率和病人术后康复有重要影响。因此,围手术期护理管理非常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正常开展,从而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围术期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缩短术前禁食时间,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保护胃肠功能,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尽量减少术中对患者的刺激,做好保温工作,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麻醉用药量。加强术后监护,注重疼痛护理,早期按摩和下床活动,饮食指导,可以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4-5]。
本研究的成果中,观察组手术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并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翠华,陈丽华,罗艳冰,徐兰兰.围手术期护理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0):184-185.
[2]梁冰,杨娜.围手术期个体化优质护理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3):173-175.
[3]蒋利丹.围手术期护理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251+262.
[4]许莉.围手术期护理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6):3047-3048.
[5]齐艳艳.综合护理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