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技工院校重技能、轻德育的教育现状,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技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做出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氛围。
1、坚持立德树人,构筑思政教育新格局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当前,该院在建强思政课程的基础上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育人元素,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形成育人协同效应。
1.1聚焦“思政课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守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追求。[1]该院坚定办好思政课“主心骨”,时刻注重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积极丰富课程体系,拓展授课内容,创新授课形式,使思政课“强”“实”“活”起来,突出思政课在教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坚决打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攻坚战。
首先,丰富课程体系,让思政课“强”起来。该院严格按照技工院校颁布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工作。根据不同生源、不同教学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推出“5+3+N”思政课程体系,初中起点开设“德育”5门必修课,高中起点开设3门必修课。同时,增设“爱国教育、国防军事、敬业教育、诚信教育、文明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等十几门多方位、多元化课程,来满足技工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其次,拓展授课内容,让思政课“实”起来。该院在授课内容上提倡“三贴近一融入”,以贴近学生现实、贴近社会热点和难点、贴近国际国内局面的题材和素材来呈现知识,将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力求做到“成人之教”与“成业之教”的有效结合。同时,倡导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案例的选择上注重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以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创新授课方式,让思政课“活”起来。为更好地增强课堂育人效果,大力推进思政课教法攻坚,该院积极探索“启发式一体化教学法”特色教学方法。基于“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以及技工院校学生的学情,以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显著提升,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推动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1.2拓展“课程思政”
首先,树立“课程思政”新理念。该院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在全院教职工心中种下“课程思政”理念,使全院教职工充分认识到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不同的课程资源在育人层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提升“课程思政”基本功。该院结合技工院校课程教学实际,多角度学习分析如何深入挖掘多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核心动力支撑,并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启发学生。同时,以“课程思政”精品课建设项目为引领,培育“课程思政”典型专业课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性,构建起思政课、专业课、公共课、拓展课共同发力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2、整合思政资源,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视野,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时空范围内扩展,这要求技工院校要充分挖掘整合教育资源,以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该院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三位一体”立体化育人长效机制。
首先,实践育人。围绕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着力打通“第二课堂”,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服务活动、校园文体活动”为支撑的实践育人新模式。打造了“旗帜飘扬、坚定信仰”三下乡、“夕阳无限好”敬老爱老等系列特色品牌社会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感和责任感。
其次,文化育人。立深入挖掘整理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依托驻地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等平台,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入校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打造了“思政教育+非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积极阐释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师生文化自信。
再次,环境育人。持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打造了技能文化长廊、文化中心等标志性文化景观,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彰显了校园育人特色,强化了环境育人功能,营造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得益彰的育人氛围。
总之,技工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应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积极探索适合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努力培养德技双馨的“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 王习胜.“三全育人”合理性的逻辑诠释[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52-56.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冯宝忠杨峰.创新思政课要强化针对性[N].光明日报.2019-4-16,(15).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王沪宁出席[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