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倡导、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运用好教学的主渠道,所有的课程都需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方向提供指导。“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根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思政融入的意义
(一)从教学对象方面考虑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会计学生将来走向岗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金钱诱惑,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财务人员因为一时的贪念,走入一条不归路,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廉洁的品质,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减少犯罪的可能性,最终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考虑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别强的专业课,现代社会大部分都采用会计信息系统,这就更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有一个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仅仅单独开课无法满足,需要将其强化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使学生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本身意识薄弱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在带来生活、学习便利的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为例,软件多种多样,一些学生进入社会后,在网上使用各种盗版软件,最终导致企事业单位数据泄露,给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避免上述类似情况的发生,仅仅依靠几节思想政治课是不够的,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时时教育学生不占便宜、积极向上、遵法守礼的良好职业品质,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思政课程与专业课体系分离
一般思政课教育是在大学一年级开始,而且一般都是几个班一起上大课,没有针对性,专业课程只讲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完全是割裂开来。以上现象存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上课时间短,任务繁重,要教的专业课的知识点较多,更多是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其他的一些职业素养等,专业课老师没有时间去涉及。
三、会计信息系统思政课程融入路径分析
(一)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首先学生自己要有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判力是需要培养的,要认清大是大非,要有法律意识,犯罪意识。老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例如引入一些违法操作的社会案例,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并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提醒学生不能有侥幸心理。也可以邀请从本学校毕业的财务人员进行思政主题讲座,分享实务经验以及道德上的风险。通过以上方式,对学生耳濡目染,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二)培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
教师思政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思政水平,全面提高会计信息系统专业教师思政水平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高校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思政水平,比如说多参加讲座和培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党走。作为教师要平衡教学、思政及课题间的关系,要引进先进的思想政治融入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
(三)融入思政内容,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是我们教育的基本,是控制教学进程、检验课程的基础,要从根上把思政理念融入教学理念当中去。在良好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指导教学设计,建立更加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可以开展各种信息化系统竞赛和创新,在竞赛活动中融入团队精神以及学生的诚信意识。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外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谨态度,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和工匠精神。
(四)实践与效率为导向推进思政教学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特别是在信息系统替代人工记账与核算的今天,学生只有增强操作能力,才能适应高效快捷的社会节奏。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课堂体验感,从理论扩展到实践,使学生真正理解信息化在会计体系中的重要性,强化学生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随时与学生互动,观察学生的当堂反馈,不断总结经验。
四、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不只是仅仅停留在专业能力方面,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思政内容不仅仅只是一时的时间,而是要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使思政课程融入会计信息系统日常教学当中。要全面培养学生以及教师的思政意识,从各个方面协同实现全面育人。
作者简介:南之浩,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