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
​翟倩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翟倩倩,. 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6.
摘要: 文章以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优秀广告案例为切入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动态及关注点,分析了广告设计课程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挖掘了广告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深入探究广告设计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 广告设计;课程思政
DOI:10.12721/ccn.2021.157076
基金资助:

广告导向作用,是媒体宣传的重要手段。广告的好坏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价值观的养成产生直接影响。社会对于广告设计人才的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广告设计》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广告设计人才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够使学生在今后从事广告设计行业的过程中,将所学习的思政理念运用到广告创作中,使其所设计的广告在传播时能够有效的促进广大群众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传递正能量,无形中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使“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得以升华。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纺织服装、印染、艺术设计等专业见长,自身带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办学过程中一直秉承“一蚕一茧的无私奉献精神”、“一梭一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精神”,这也是《广告设计》课程塑造的价值观。

但部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课程思政教育,也导致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重视不足:

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只能通过思政课程实现,和《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关系不大,导致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难以形成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效应。

部分教师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简单割裂,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够深入,课程思政内容不够优化,流于表面化、形式化,教学设计碎片化,使思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定,部分学校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体系。

因此,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将从“思政目标设定”方法、“思政元素融入”方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思政目标设定”方法

(1)政策引领,确定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重点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广告设计人才核心素养能力指标,确定《广告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2)元素提炼,建构目标

提炼优秀广告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及提取符合课程思政要素的广告设计专题,形成与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支撑关系,从而反向推出课程思政目标。

(3)动态调整,完善目标

根据“国家——学校——专业——课程目标”的动态性调整及时更新课程思政目标。

2.“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方法

(1)元素融合式

如设定广告设计主体元素为中国元素,案例中融合汉字、国画、剪纸、陶瓷、丝绸等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探索中国传统元素对于广告设计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设计充满中国韵味,坚定文化自信。

(2)专题嵌入式

现阶段很多品牌会借助节日进行广告设计,在案例中通过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借势广告,传承中国文化,还可以融入教师节时不同品牌的广告作为展示,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同时将这些特殊的节日作为一个专题来创作,更能形成独特的思政切入点。

(3)隐形渗透式

如在《广告作品的评价标准》一节中,首先提出问题“好老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引导学生对心目中好老师的形象进行描摹,再进行类比,归纳出“什么是好广告”:案例一飞鹤奶粉广告,“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令飞鹤奶粉实现了短短四年销量从20亿到70亿的飞跃,总结出知识点“广告要有销售力”,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案例二汉堡王广告,通过反向思维,汉堡由开始制作到发霉的过程,说明汉堡没有添加剂,既具有优秀广告的创意性,同时也引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案例三三九感冒灵广告,通过一个抑郁症女孩想要自杀,网友给了她无数温暖的回复出发,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来自陌生人的关怀与温暖,体现出优秀广告要有感染力,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美好;案例四小罐茶广告与章丘铁锅广告的对比,一正一反,体现了广告要严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4)画龙点睛式

如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与制作专题中,《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电影海报中隐藏在精美文物的残损部位一个小小的文物修复师身影,让学生们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又传递出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精准的体现了“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的主题思想,使学生们的关注点能够始于精美的画面,终于对工匠精神的深刻领悟。

3.“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

(1)学生层面:思政目标达成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学生进行描述性评价,让学生了解过程的重要性;多关注学生纵向自我发展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减少横向比较。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2)教师层面: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判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价情况持续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施方案。针对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思政教育内容合理性、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实施有效性等要素制定评价体系,完善评价内容。

总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研究,创新《广告设计》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教学案例与思政元素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关诗雯,袁野.高等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述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8).

[2]周青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核心问题和解决思路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

[3]张慧娟.对违规购物广告博傻行为说"再见"[J].广电时评,2017,04(No.158):31-32.

作者简介:翟倩倩,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