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急诊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吴庆燕 林一鸣 王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庆燕 林一鸣 王娟,. 无缝隙护理在急诊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学报,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187.
摘要:
探究患者患有骨盆骨折疾病时,在急诊情况下为其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的效果,重点分析实施前后的指标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纳入研究的40例急诊骨盆骨折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分组,对照组(基础骨科护理),观察组(急诊下无缝隙护理)。结果:实施后经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疼痛程度指标、护理满意度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对照组实施的基础急诊护理方案,无缝隙急诊护理效果更明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各板块分值明显提高,且患者疼痛程度减弱,对护理的认可度更高,研究有较大推广价值。
关键词: 急诊骨盆骨折;无缝隙护理;生活质量指标;疼痛程度指标;护理满意度指标
DOI:10.12721/ccn.2022.157187
基金资助:

当患者处于紧急情况下,骨科科室能针对患者情况为其开展紧急救治[1]。而骨科科室下的护理人员,需要其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灵活应变能力[2]。骨盆骨折是一种骨折程度较为严重的骨科疾病,导致此骨折的病因较多,且部分患者在骨折后,还会伴随着盆腔脏器合并伤以及大量失血导致休克的情况,所以需要经骨科紧急救治,并采用护理干预保证治疗流程的高效性,进而减少因救治不当引发的患者死亡情况[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急诊骨盆骨折患者;选取年限:2021.1-2022.1;例数: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纳入标准:(1)在我院就诊,确诊为骨盆骨折,需要骨科干预,及时开展治疗;(2)意识清醒,主动接受治疗,积极配合;(3)学历为小学及以上学历;(4)善于沟通,能对医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细致的反馈。排除标准:(1)资料不全;(2)无法配合治疗情况(患有急需隔离的急性传染病);(3)身患器官功能病变;(4)患有较重的精神类疾病;(5)患恶性肿瘤疾病。剔除标准:(1)中途退出;(2)存在多处骨折情况。

对照组(20例):男、女分别为11、9例;年龄39~61岁,平均(48.39±2.61)岁;骨折场景:交通事故(车祸)12例,高处坠落4例,直接暴力(砸伤)2例,其他2例。观察组(20例):男、女分别为8、12例;年龄32~58岁,平均(46.71±2.36)岁;骨折场景:交通事故(车祸)10例,高处坠落3例,直接暴力(砸伤)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可对比,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基础骨科护理。护理人员注重生命体征监测,并积极配合骨科医生完成各项工作。

1.2.2 观察组

急诊下骨科无缝隙护理。护理人员需在接收到患者后,保证实施全程陪护,另外,前期及时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监控生命体征变化,结合骨盆骨折案例,有预见性的将不良情况的预防加入护理重点中,接着确定无缝隙护理方案价值。在实际接诊中,以急救时间、本源性损伤、并发症、医院损伤以及早期康复锻炼五方面为无缝隙护理重点,全面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辅助骨科医生完成紧急救治和转运工作,并在结束后对各项工作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对自身专业度进行审视,后期不断学习和充实学科知识和临床知识等,主动参与到家属沟通环节,了解和掌握谈话艺术。

(1)明确接诊地址后,在1min之内将接诊信息告知急救人员,并在3min内实现出车,到达现场后,及时对患者骨折程度进行评估和记录,确定急救顺序,比如对患者呼吸障碍情况和活动出血情况进行干预,循证判断后实施补液(建立一路或多路静脉通路)和供氧等,另外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导尿管留置,间断观察尿液情况,确定患者血压等基本稳定后,实施转运。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当患者进入骨科,由专业人员分配各项工作,及时制定方案,护理人员遵医嘱细致高效地执行各项工作,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比如血压和心率变化等,联系专科医疗人员,辅助进行外伤等处理,最后,告知家属当下情况,告知尽快办理入院手续。

(2)及时疏导患者紧张和恐惧等情绪,引导其相信医生,护理人员加强人文关怀。另外当患者低氧血症时,首先需保证其气道通畅,必要时实施气管分泌物吸出,观察是否由血压下降和四肢冰冷的情况,及时开展保暖和补液干预等。而就患者出现的盆骨损伤严重,则立即实施骨折部位固定(或者在搬运期间,采用铲床),预防出现血管神经功能障碍。

(3)检查创口,细致处理,并观测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保证生命体征监测,熟悉掌握骨盆骨折下的并发症情况,比如患肢反复移位、重复休克、肢体外旋、膀胱尿道损伤等,以前瞻性思维预防干预(比如细致且规范地留置尿管,并由护理人员进行细致评估,询问患者感受;或者将枕头等垫在患者骨折患肢的下侧,预防因搬运患者出现盆骨牵拉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制定康复内容,保证早期干预,注重预后。

(4)早期康复介入注重应激反应的预防和保证血液循环等,所以在前期,可有预见性地对患者情绪进行疏导,减少负性情绪的累积,注重人文关怀,保证患者治疗自信心。另外对患者进行按摩,以健肢为主,并引导其进行足趾伸屈和肌肉紧绷收缩等,锻炼时间为5min,前期促使患者形成锻炼思维和习惯,并有选择地指导其进行抬臀训练。康复介入中,需尤其注重患者感受和需求,在提高舒适度、解决患者问题的基础上细化康复训练内容,告知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后期加强训练的必要性,促使其有一定心理准备,从而提高依从性。

(5)舒适护理:查房过程中告知正确的姿势,预防卧位压迫皮肤,出现压疮,因而需要经常对患者进行手法按摩和翻身放松干预,若患者前期对此环节依从性较差,则可告知此护理开展价值,促使患者相信护理人员,积极配合避免不良情况。另外,时刻观察生命体征指标情况,包含血压、呼吸和神智等,一旦发现异常变动需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告知加强康复过程中实施沙袋固定的原因,并指导家属监督和观察康复锻炼情况,预防出现消极应对,导致康复效果不明显,住院时间增长的情况。除此之外,做好卫生维护,包含患者个人卫生、病房卫生和护理人员手卫生,另外在压疮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在换药过程中,注意皮肤损伤情况和创口感染情况,前期多次观察患者体温,根据护理经验对高热情况进行判定,及时反应,灵活解决。最后,需结合患者过敏史和患病史等,实施合并疾病针对性护理,比如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患者,则需注意饮食干预,并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消极情绪累积,同时,要培养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纠正其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对于没有锻炼习惯的患者,促使其习惯日常锻炼,热爱生活,学会积极面对困难。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指标评定:通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各板块情况,指标越高表明患者生活状况越好,护理效果越明显。

(2)疼痛程度指标评定:通过VAS疼痛评分标准分析患者疼痛情况,指标分值为0分(无明显疼痛感受,无情绪波动)、2-3分(较轻疼痛,存在负性情绪)、4-6分(疼痛明显,严重影响情绪,并对睡眠造成影响)、7-10分(剧烈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干扰睡眠和饮食),VAS指标越低患者疼痛程度越不显。

(3)护理满意度指标评定:记录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人数,计算每组总满意率,指标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与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定

开展前,各评分差异不显著;开展后,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生活情况对比(x̄±s,分)

截图1737188498.png2.2 疼痛程度评定

开展前,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开展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疼痛程度对比(x̄±s,分)

截图1737188510.png2.3 护理满意度评定

开展后,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者对护理的主观感受对比(%)

截图1737188525.png3 讨论

随着护理实施的有效性,人们对护理干预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刺激护理人员从以往的被动干预转变为主动实现自我价值[5]。而对于骨科科室,当接收到盆骨骨折患者时,需及时就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评估,并伴随着询问骨折情况,预防不良情况,比如活动出血情况等,保证及时反应、迅速处理[6]。整个环节中的紧急程度不言而喻,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及时实施辅助干预,从而促使紧急救治顺利进行,并一定程度上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另外因救治及时,还能保证预后,增强患者对本院的认可度[7]

因盆骨骨折易发于青少年及老年群体中,此类患者对情绪的控制情况较差,且因疾病症状,比如肢体活动困难和局部肿胀等,易造成不良情绪的叠加,此时实施基础骨科护理在护理效果和心理状况等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规范护理内容,发现更新颖的护理对策[8]

无缝隙护理注重患者实际情况,相较于基础护理,此护理注重灵活性和细致性的护理思维,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感受,增强治疗自信心,促使其积极配合各个环节,降低致残率甚至死亡率。无缝隙护理用于急诊骨盆骨折患者中,可对患者病情实现严密监控,并及时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细化急救流程,预防骨折后的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等,改善不良情绪,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本文各指标结果对比发现,经观察组的护理方案(急诊下的骨科无缝隙护理)实施后,本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板块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此护理能保证预后,显著实现了护理的延续性,促使患者认可医护人员专业度;本组患者疼痛缓解,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此护理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应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本组患者满意人数较多,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此护理同样注重人文关怀,促使患者在紧急救治期间仍然有较好的感受,进一步促使疾病治疗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对急诊盆骨骨折患者可广泛实施骨科无缝隙护理,可增强患者满意度,降低疼痛,预防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保证预后,从而增强本院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玉, 沈京, 蒙莉萍,等. 血栓护理管理小组对骨盆骨折卧床患者DVT的预防作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1):3.

[2]王金辉, 葛宇峰, 郭险峰,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康复措施: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1, 23(10):6.

[3]陈同林, 王硕磊, 孙彩丽,等. 组合式腰椎骨盆固定治疗陈旧性骨盆垂直不稳定骨折脱位[J]. 中华骨科杂志, 2021, 41(20):7.

[4]曹海波. 综合护理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5]卢素真, 杨杏芬, 广明亮. 无缝隙护理在急诊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20):3.

[6]程道林,韩爽,王旭明,徐浩宇,李国军,金志全,毕郑刚,邵明.预弯钢板+髂腹股沟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21,24(06):853-857.

[7]吴新宝, 葛宇峰, 马若飞. 陈旧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思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1, 23(12):5.

[8]石颖, 彭翠翠, 吴靖. 急诊护理中运用损伤控制理论对骨盆骨折病人预后的影响[J]. 人人健康, 2020, 517(8):150-1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