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教学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高校应该将瑜伽教学列入基本的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瑜伽教学事业的不断进步。
一、高校瑜伽教学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1、瑜伽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体形,改善身体形态
高校瑜伽教学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塑造良好的体形,改善身体的体态。大学生爱美、追求美,对自身的身体形态尤为看重。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更是为了塑造良好的体形而不断地进行减肥。通过瑜伽锻炼可以有效地燃烧身体的脂肪,塑造良好的体形,帮助大学生实现减肥瘦身的目的。此外,长期的瑜伽锻炼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优雅的身体姿态,使学生的举止、行为习惯等更加优美,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气质修养,从而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瑜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
高校开展瑜伽教学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瑜伽是通过呼吸来进行体式练习,特别强调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呼吸是人体最重要的机能,瑜伽练习要求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呼吸,符合人体呼吸系统的自然规律。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是瑜伽主要的呼吸形式。在进行瑜伽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呼吸方法的应用可以对自身的心肺功能进行锻炼,提升心肺功能水平。心肺功能水平的提升对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瑜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柔韧性、平衡性等
高校开展瑜伽教学对大学生柔韧性、平衡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瑜伽的体式训练多种多样,如跪坐体式、扭转体式、站立体式、俯卧体式等都能使学生的每一块肌肉得到拉伸与放松,增强关节的灵活性,从而提升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在瑜伽的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学生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将呼吸与体式相配合,控制自己的身体,更好地完成瑜伽动作,这个过程也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身体平衡性的过程,可见,瑜伽的学习和练习对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平衡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瑜伽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的方法
瑜伽作为一种体育项目被引进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形式是以理论讲解与具体的身体示范为主,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进一步了解运动项目的具体技术与运作,最终确定正确的动作。在教授瑜伽课程时,高校教师要对瑜伽这个运动项目有深入的了解,对运动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动作进行分解讲述,并告知学生每个动作的具体功效在讲解瑜伽动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言简意赅,方便学生理解,讲解的语气还要配合具体的瑜伽动作特性,从而营造相应的练习氛围,使瑜伽的动作节奏与呼吸频率保持一致动作示范是教学中最直观也最便于理解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把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给学生。另外,教师平时也要注重自己的外在表现,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看到瑜伽运动带来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瑜伽的兴趣。所以,在高校瑜伽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瑜伽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把讲解与示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1、引导教学法
引导教学法在高校瑜伽课程中分为两种:情景引导与动作引导;情景引导即通过轻柔的音乐营造一个安逸舒适的氛围,让学生能很快地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或者根据音乐来构造一幅画面,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更好地投入到瑜伽的学习中。动作引导即运用语言描述使学生学习正确的动作要领,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言传身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瑜伽带来的美感与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瑜伽的兴趣。
2、激励教学法
激励教学就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好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并且进行鼓励,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瑜伽的信心,同时也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带来良好的开端,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形体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在高校瑜伽教学的初始阶段,一些柔软度相对较差和身材较胖的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难度,这时教师要耐心地对待这部分学生,即使他们取得了微小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瑜伽的动力。
3、分类教学法
分类教学法,即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机能和学习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在高校瑜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同一个动作提出两种或多种要求,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动作,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动作。例如,进行下体弯曲式动作时,柔软度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达到将胸部贴近膝盖这一动作,而柔软度不好的学生只达到胸部与膝盖分离间距较大即可,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感受到大腿根部有拉伸的感觉,同时要提醒学生保持呼吸的均匀。
4、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上采用多元化与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在高校瑜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运用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瑜伽的美感。在教学结构上,教师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增加双人瑜伽,让学生自己组织编排瑜伽动作,通过互相交换角色的方式给瑜伽课堂带来更多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瑜伽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如今,瑜伽作为新兴的健身养生运动被引进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瑜伽的动作平缓柔和,能够对练习者身心健康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校瑜伽教师需要通过教授瑜伽课程,使学生的呼吸、意识、形体三者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进一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高校瑜伽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创立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新型瑜伽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瑜伽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瑜伽运动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推动瑜伽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桑晴. 浅谈高校瑜伽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83-84.
[2]曹红娟,曹元秀. 高校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0):92-9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