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是我们国家文化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它是我们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来源和精神组成。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到目前为止仍然被广泛地传播,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它不但拥有着强身健体的效果,还拥有着简单方便的特点,在各种层次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都有自己适用的体育项目和活动。然而,由于社会转型与改革,许多中国的优良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项目日渐式微,乃至消失,这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新的征程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应当再次起航,把优良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以青年为学习对象,以体育教学为切入点,将优良传统体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既可以使人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又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同时也继承与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为国家培养了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人才,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塑造与发扬。
1、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必要性
将传统体育文化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这也是与现代教育的需要和社会对五育人才的需要相吻合的。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好处。传统体育的娱乐性质可以使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使他们在掌握了体育技术的基础上,喜欢上一种或多种体育运动,从而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资本”,健康的体格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先决条件,而体质的提升也可以为他将来的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体育中,合作性与竞争力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在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中,还必须要通过队员之间的配合来实现,因此,合作共赢也是我们国家在传统的优秀体育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重要精神。将这种合作思想融入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可以让孩子们与同学、老师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此外,还可以让孩子们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运动,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另外,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身体锻炼,而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坚持、进取等精神可以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小学阶段,在学校的体育教室里,存在着许多的活动或者是小型的竞赛,将传统的体育教育引入到教室里,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一些运动的竞赛规律,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纪律观念,从而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2适应现代化运动教学的需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传统的运动精神融入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既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又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要培养五育人才,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体育是五育中的一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体育文化是建立在体育项目之上的,种类繁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培育出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从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体育项目中蕴含的平等、竞争、合作等文化,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小学生更要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形成的基本时期,优良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在体育课堂中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教育价值,不管是在体育教学中的强身健体,或者在体育项目中与同伴的互相协作,都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素质,学会调整和管理与别人的关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又可以在德育、智育方面起到推动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加速其社会化的发展。
2、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小学课堂的实践策略
2.1把传统运动引入到教学中去
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设置,强调的是“身体健康”,把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项目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是一种“身体健康”的表现,而把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武术”引入到体育课堂中,可以调动起孩子们对体育的兴趣,让孩子们从体育项目中感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含义。新的体育教学目的是强调对学生的中心素质的培育,既要使同学们拥有以一定的运动知识与技巧,又要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好的行动方式,因此,当老师把传统的运动融入到教学中时,首先要把兴趣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技巧的传授。例如武术,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演示一套武术的表演,或者利用新媒体的新技术,用录像影音进行相关武术片段的放映,从视觉和感官上,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心,关注体育课堂,从各种武术的招式中,知道什么是武术,然后老师再给孩子们讲武术的理论,讲述中国武术发展历史、武术传承,让孩子们对中国武术文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上逐步充实孩子们的武术文化,让孩子们对武术文化、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多的认识。最后,让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和总结,老师们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并且在他们所接触到的一些体育文化的礼节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去指导同学们,比如拱手礼、鞠躬礼等等,这样就能使同学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到自己所接触到的体育运动的知识,同时也能利用一些影视节目来充实同学们对武术的认识。
2.2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新的时期下,学校体育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是要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三个方面展开全面的教学,这就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需求。在拥有作为一个专业的体育老师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的同时,小学体育老师也要拥有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方式,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多个领域展开系统性的规划,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要将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与小学体育课堂相结合,各个学校的体育老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持续吸收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加强自己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孩子们。
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传统体育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但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性,而且可以在提高他们的体质的同时,使他们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在设置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既要以学生为中心,又要以体育教学为中心,充分利用传统体育文化的多重价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曹瑜.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小学课堂的实践策略[J].文化产业,2021(09):128-129.
[2]李志文.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小学课堂的实践研究[J].体育风尚,2020(07):155+157.
[3]王艳艳.探析小学体育课堂融入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4):59-60.
[4]左其正.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J].名师在线,2018(3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