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医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是一群特殊的存在,他们缺乏良好的依从性,且有明显的社会功能等障碍,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了提高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开展的效果,本文将针对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一)一般资料及方法
1、资料分析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入我院精神科治疗的50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平均的分成每组25人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12:13,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70.2±5.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0±2.1年。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13:12,年龄在52~85岁之间,平均72.2±5.6岁,病程1.5~11年,平均病程5.2±2.2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2、护理方法
2.1对照组
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及诱发原因、引导患者按时服药等。
2.2观察组
基于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人性化护理规范。医院需为精神科制定专业的人性化护理规范,通常要从着装、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如工作时应身着制服、衣衫整洁;护理患者时需要由充足的耐心、热情,工作态度要和蔼友善;医院要通过规章制度规范、监管护理人员,从而提高个性化护理效果。
二是,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由于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具有较强的精神敏感性,其心理变化颇为复杂;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和患者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想法,沟通期间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患者;同时,不可使用过重的语气、过分的言语,避免激发患者负面情绪,造成肢体冲突等;而且要认真观察患者表现,抓住交流时机,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三是,要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精心布置病房,做好采光、通风管理工作;而且要合理搭配房间色彩,不可使用刺激性颜色,防止刺激患者情绪;另外,要安装空调、电视机、麻将机等配套生活、娱乐设施,并引导患者参加娱乐活动,帮助患者维持快乐心理,通过娱乐方式为患者缓解症状。
四是,对患者身心需求予以尊重。护理精神患者期间,护理人员要通过面对面交流掌握患者身心需求。若患者精神萎靡不振,应及时组织交际舞等活动营造娱乐气氛,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饮食方面,在坚持营养健康原则的基础上,要结合患者口味设计饮食方案;健康方面,要为患者培养健康的卫生习惯;另外,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助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需嘱咐家属多探望、陪伴患者,给予其亲情支持。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适度进行健康教育,向其系统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以提升其自我保健意识和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
4、观察及判定指标
在护理效果方面,通过BPRS进行评分对比,评分指标涵盖思维障碍、缺乏活力、激惹性、敌对性、抑郁焦虑等五项内容,且得分越低,则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在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方面,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采用100分满分制;若>85分,则表示非常满意;若在60~84分之间,则表示满意,若<60分,则表示不满意。
5、统计学研究
本文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收集、处理、分析,通过(x̄±s)格式展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若P<0.05,则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研究价值。
(二)护理结果
1、BPRS评分对比
经护理后,在BPRS四项数据比较中,观察组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如表一所示。
表一 护理后患者BPRS评分对比(x̄±s,分)
2、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比较发现,该项目比较中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二所示。
表二 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三)讨论研究
经本文研究发现,为精神疾病提供人性化护理后,在BPRS四项评分比较中,观察组结果均低于对照区,在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结果也优于对照组,且P均<0.05。因此,为精神科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或消除症状、优化生存品质。
总之,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疾病症状、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理工作整体效果等。所以,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人文护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徐雯聪.科技风.2020(17):259
[2]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王艳丽.继续医学教育.2019(04):120-122
[3]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段艳芝.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