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脑出血昏迷在临床上属于较为严重的病症类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为挽救患者的生命,需要进行急救处理。除此之外,采取合理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伴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进步,关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逐渐受到了医学界人士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针对脑出血昏迷这种危重病人,临床更需要拥有一套完整的急诊护理体系,促使急救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研究的10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均通过随机选取而定。按照研究要求,以临床护理模式的不同使用,所有患者被以人数均等制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中,关于性别,男性分别有36例、38例,其余为女性;在年龄上,最大年龄分别为68岁、69岁,(46.82±3.57)岁、(47.48±3.47)岁为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凭借相关检查,所有患者的疾病均已证实。对于本次研究的开展,家属与患者也处于知情状态。基于以上相关信息,组间比较差异性较小(P>0.05),因此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的开展要求,于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开始协助医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并展开各项治疗工作,具体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呼吸机的使用、输液情况的观察与处理等[1]。
观察组:在急诊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按照相应的流程,为患者展开临床急诊护理服务。为了解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需借助相关医疗设备进行监测,针对一些重要的指标变化,需要将具体的数据进行记录。另外,观察患者的瞳孔有无放大或缩小情况出现,以此来对患者脑出血的状态及病情严重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以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呼吸状态的观察中,若发现异常,需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呼吸机展开通气治疗。与此同时,检查患者的口腔情况,采取相应的清洁措施,避免患者因呕吐影响到呼吸道的通畅。在体位方面,护理人员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调整,合适的体位,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道情况,确保其通畅性。在导管留置方面,需要对导管的固定性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此外,在患者病情观察过程中,患者的尿液性状与颜色、大便情况、呕吐物性状等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考虑到患者身体对能量的消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展开营养支持护理。另外,还需要做好患者颅内压升高症状的防范工作,对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进行合理使用[2]。
1.3观察指标
以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与 Barthel评分标准,来完成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的检测与评估。另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具体包括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行急诊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评分较另一组数值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 1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分)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0%、84.00%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更高,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脑出血疾病在发生时,多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症状,而昏迷则是属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尽管有些患者抢救成功,但仍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的生活。基于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情况较为危及,对临床急救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通常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关于临床护理方面,一般会涉及到多个细节,包括患者病情的监测、导管的安置、不良症状的干预等内容。为了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临床护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迅速、有序的进行,对于每一个护理环节,更要强化质量方面的管控,减少工作失误,确保各个护理细节落实到位。
如今,我国医学事业在快速发展,临床护理在医疗工作开展中变得更加重要。为满足临床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针对脑出血昏迷这种危重患者,临床应制定完善的急诊护理干预流程,根据对这种疾病的了解以及临床诊疗方面的要求,于患者的呼吸、体位、口腔、导管管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分别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3]。
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明显得到提高,对应评分较另一组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由此可见,急诊护理干预所发挥出的作用效果较常规护理更好,临床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晓梅.临床护理路径在56例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07):159-161.
[2]王春梅.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6):107-108.
[3]韩立珍,王娣,赵佳.舒适护理应用于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