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往的形成的产教一体式教育体系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有效性,基于社会分工情况下所形成的教育与产业两大经济教育体系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划分,如何将产教融合提升为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成为了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直接命题。由于产业与教育两大体系的融合不仅与今后各大职业院校内学生就业问题相关,还涉及到未来与之相关的人才队伍培养、建设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与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挂钩。从实践性来说,产教融合已经纳入到了国内教育体系核心内容,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推进,但从教育科研人员从各个地区整体到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产教融合教育改革的推进程度并不理想,其中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阻碍了产教融合的有效实施[1]。为此本文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改革重难点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探讨了改革思路和途径,以此为未来产教融合事业的长效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依据。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的改革难点
新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对人才全面、个性化的培养,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为此,产教融合成为了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如何将产教融合的发展进度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成为了目前产教融合过程的重难点问题[2]。
(一)以往的教育教学体系过于偏重于教育中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产业中的实践性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人们过于注重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忽视了产教融合的本质意义,是部分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无法正确履行自身的职责,对于产业体系和教学体系没有结合在一起考虑,只看到了两者的独立性,却忽视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也因此导致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对企业和中职院校两者之间的利益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从而限制了产教融合的发展速度。
(二)治理模式相对比较滞后
根据对现有产教融合项目调查显示,我国已有的大部分产教融合项目主要是由融合双方自主举办、自主管理和自主评价的行为。但从市场经济发展前景来分析,学校并不属于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医院,在市场主体地位中不占有一席之地,及时从某种利用关系出发,学校自身获取了一部分的准市场地位,但也改变不了其自身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独有特殊性。如果这种形势下,产教融合的管理、举办和评价还是有学校和产业共同承担,那有可能导致出现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产权界定不清晰、师生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等问题。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关于产教融合方面的措施、规范等制度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现有制定的法律法规和颁布的政策虽然涉及到的产教融合的条款先对比较多,但是其具备的约束性、操作性和规范性并不足,从而影响了产教融合的成效,使其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流于便面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实践效果,忽略了产教融合中企业实际作用的发挥以及参与性。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根据国内几所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模式研究分析,目前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当前社会经济形式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形式发展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展需求,为此,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式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深度和合作数量,更有利于我国经济教育事业的长效健康发展。从企业发展来说,职业院校加强产教融合模式教学,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在学校内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先进的技术能力以及具体的发展需求有效的融入到企业实践发展当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3]。
(一)优化产教融合的发展环境
我国各级政府人员和部门要提高对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产教融合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其发展环境的有效改良,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良性、快速发展。这就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和工作人员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产教融合示范点的建设,不断提高人们对产教融合教学的认同感,并将其辐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并基于此基础上,对其教育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和积累,通过不断扩大教育示范点的规模,不断推动企业于职业院校有机结合发展项目建设,争取建设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教育示范单位的学校,为国家形式发展和转型提供更多更好的新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此外,还要注意加大对产教融合的资金支持,除了日常的政府教育拨款外,各级政府可以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引导作用与转移支付功能,促进各区域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产教融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针对职业院校内出现的产教融合问题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和解决。另外,与之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哈药不断组织具有较大影响了的科研机构力量,推动产教融合相关配套设施和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建设,强调产教融合的细化发展,通过各项教育配套制度明确落实好产教融合政策,将企业参与率有效的激发出来,将职业院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双主体作用切实有效的发挥出来[4]。
(二)优化教学模式
在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教育专业课程改过程中,相关院校首先要明确好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引进国际上现代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指导方向,重点强调了工作实践的重要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通过创设企业产业工作模式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工作的氛围和性质,让学生在学习的工程中,通过实践加深对课堂理论教学知识的理解与加深,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并完成企业分布的相应岗位任务,采取这样的工作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是未来职业教育事业长效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发展确实,基于这样的产教融合背景下,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各级政府要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和建设、资金支持工作,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成效做好有效的支撑,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强化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的重要性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促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技术性人才的同时,推动企业经济与中职教育事业的长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云双.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苏鸿.产教融合视野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0(09):123-125+128.
[3]朱柳单.基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64):95-96.
[4]石海燕,柳军,李东娅.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