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国家逐步进行了二胎及三胎政策的开放,部分高龄产妇因此选择妊娠。在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和妊高症均为妊娠期合并症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两种疾病的发生同产妇年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便导致两种疾病常合并存在[1]。妊娠期糖尿病和妊高症的出现均会对产妇及胎儿的安全造成威胁,当两种疾病合并存在时会进一步导致威胁程度的加强,故对症的治疗及干预手段不可或缺[2]。相关研究指出:个体化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干预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保障产妇及胎儿的健康[3]。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了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于2019年7月-2021年7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就诊住院,经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别纳入44例研究对象。实验组:最低龄26岁,最高龄42岁,平均为(33.51±2.48)岁;孕周区间23-35周,平均孕周为(27.19±2.36)周;经产妇27例、初产妇17例。对照组:最低龄25岁,最高龄42岁,平均为(33.27±2.50)岁;孕周区间23-36周,平均孕周为(27.32±2.35)周;经产妇25例、初产妇19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首先,医护人员要予以患者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明确疾病的临床特点、危害和治疗方案,提升依从性。其次,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保持健康饮食,要求患者忌辛辣、油腻食物,注意清淡饮食,并定期进行运动锻炼。最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清洁病房,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和胎心的监控,保障母婴健康。
实验组接受个体化护理。首先,医护人员要予以患者全面评估,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既往病史、检查结果和心理状态等资料的分析,进行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保障护理质量。其次,医护人员在进行干预时应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对症干预,若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干预,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若患者糖尿病病情较重,医护人员要将护理重点放在血糖控制方面,通过严格规定饮食和运动锻炼等方式帮助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的控制;若患者妊高症病情较重,医护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频次,每日定时予以患者血压检测,并做好相应记录工作,叮嘱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早睡早起,注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且医护人员还应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监测,若患者出现子痫前期等情况,要及时予以干预,以保障母婴健康。
1.3 评定标准
验证比较组间护理后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和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血压水平:两组患者护理后均进行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的检测。
血糖水平:两组患者护理后均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的检测。
妊娠期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前置胎盘、贫血、肝内胆汁淤积和羊水过多等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后血糖和血压水平差异
表1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血糖水平和血压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组间护理后血糖和血压水平差异 (x̄±s)
2.2 组间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表2显示:实验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组间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血糖、血压水平和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个体化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干预中的优质作用。经临床分析发现,个体化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资料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方案,该护理方案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人特点进行对症护理干服务的提供,从而有助于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的控制,能够有效预防妊娠期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母婴健康的保障[4]。
参考文献
[3]苏丽凤,潘速利,卢梅云.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中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8):14-16.
[4]付丽.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中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3):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