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粗隆间骨折是临床领域常见疾病之一,常见于老年病患,因患者卧床时间过长,致使骨科粗隆间骨折病人患有压疮、肺炎等症状。对于这类疾病,目前主要选用手术方式加以治疗,但因患者年龄以及身体各项肌能,手术治疗结束之后病人在恢复过程中极有可能患有多种疾病,自身免疫力下降,这对术后恢复而言极为不利。为此治疗结束之后,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免疫力与抵抗力,加快身体恢复速度,必须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选择适当方式加以护理。
1对护理风险和风险管理的认识
护理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是一种职业风险。也包括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利。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4]。由于医学的双重性(致病性和治病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和特殊性(人具有生物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医疗活动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不少检查、治疗、护理方法本身就带有一定危险性,在救治和护理患者过程中必然要承担一定风险。护理风险既可以是对患者的伤害,也可以是医疗行为为此付出的赔偿代价,甚至损失医院声誉和市场份额。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其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机会也多。从实际已发生的、客观存在的对患者的损害结果来看,护理风险包括医疗事故、护理意外、护理纠纷和并发症等--切可能引起对患者损害的事件。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此次探究选择76位确诊为骨科粗隆间骨折的病患作为探究。以下是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参与探究之前均经过医疗设备检查确诊为骨科粗隆间骨折;所有病患均为自愿参与,对探究目的、探究流程、方法有所了解;临床资料完整者;符合下述要求的病患不能参与此次探究活动:中途推出研究活动的病患;肾脏功能出现问题的病患;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经统计实验组共有25位男性病人,13位女性病人,平均年龄在69岁左右;其中3例被确诊为粗隆下骨折,20例被确诊为粗隆骨折,15例被确诊为逆粗隆骨折。对照组有26位男性病患,12位女性病患,平均年龄大概在69岁,其中3例被确诊为粗隆下骨折,20例被确诊为顺粗隆骨折,15例被确诊为逆粗隆骨折。
2.2方法
对照组病患仍旧采取常规方法加以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利用医疗设备检测骨科粗隆间骨折发展情况以及具有的生命体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让患者对病症相关知识有足够了解,同时采取心理治疗方式加以干预,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以便病患能够配合治疗,保证质量效果;手术之前安排患者接受一系列检查,掌握患者当前身体状况,以此为基础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开展相关准备工作,规避意外情况;加强对病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保持地面干净;其五,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严密观察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伤口情况,避免术后发生出血性休克并发症。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风险护理方法,主要护理内容有:其一,成立护理风险小组。小组每一位成员均接受风险管理培训,待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其二,加强护理安全评估管理,提高护士安全意识,为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其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术后根据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心状态来评估护理风险,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其四,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需准确且快速判断不良事件的发生类型,及时提出干预措施,便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危险程度;其五,发生护理风险后护士以及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发生情绪变化,需安抚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情绪后,及时调整护士的工作状态,总结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改进护理工作,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2.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不良事件(压疮、切口感染)发生率、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护理优良率(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理想且未发生严重疼痛感和严重并发症为优、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偶尔发生疼痛感和轻微并发症为良、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状况并未完全愈合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感且生活无法自理为可、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状况未愈合且疼痛感严重且生活无法自理为差)。
2.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两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不良事件(压疮、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2两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实验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4.9±7.1)d,对照组为(95.5±8.8)d,实验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3两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实验组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优良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P<0.05)。
4讨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针对骨科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风险护理方式能够提升会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出现概率。对病患而言,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乎自身恢复情况。做好风险护理工作能够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病患关系,加快身体恢复速度。风险护理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水平,不仅如此护理质量有所保障,能够赢得病患认可。另外风险护理方法实施有助于改善骨科形象,减轻疾病带来的折磨。此次实验探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由于对照组,其中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特征,上述内容表明,将风险护理运用于骨科粗隆间骨折护理能够起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宇.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99):2.
[2]李琳琳.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研究[J].系统医学,202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