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使命和新路径
王琳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琳,.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使命和新路径[J]. 新闻传播研究,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036.
摘要:
物质生活的充裕与丰富多彩促使当下人们对于精神文明需求质量的提升,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作为与外界沟通媒介的手机也搭载着多样功能飞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宽泛,对外界的求知欲和关注度日益增加,而新闻媒体犹如一面窗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向社会大众传播着时事政治、各行各业咨询等,因此新闻传播在促进社会发展、传播思想文化、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新需求,正促使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对于新闻媒体从业者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使命和新的路径,希望能为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建言献策。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新使命;新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036
基金资助:

当下,新媒体行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住时代命脉,积极迎接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促使传统媒体行业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大众需求。一方面,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在“流量为王”的当下,新媒体要想获取更高的关注度与媒体工作者能否抓住大众的“胃”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拓宽新闻内容的涉及领域,在“知识付费”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对于不同行业、地域、领域的报道,为大众免费提供拓宽知识储备的途径,其作用不容忽视。另外新媒体应学会利用新兴平台,将同一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对外传播,从而使其受众更广。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使命

(一)争做新时代舆论传播的风向标

1.发挥主流宣传作用。主流新闻媒体应将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己任,积极宣传和践行爱国、诚信、和谐、敬业、友善等时代精神,积极引导新闻朝着正能量传播,善于利用各大互联网平台、报纸等媒介工具,比如近几年犹如雨后春笋般的融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短视频平台优势向当地人推送新闻、热点、资讯、邻里乡亲的大情小事。

2.发挥交流作用。社会对于从业者素质要求“一专多能”,但是行业之间有着巨大差距,拉开了行业之间的距离。而新媒体以其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了各个行业、领域之间的交流壁垒,这首先要求新媒体工作者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找到行业之间的共同交流点,以负责任的态度、专业的报道内容,促进各个行业、领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引起大众的共鸣,吸引更多的受众者进行学习和交流。伴随着抖音、快手等各大短视频平台的推广,“快餐式”文化越来越被老百姓接受,如果说传统新闻传播内容与方式是阳春白雪,那么当下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就好比下里巴人,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 [1]

3.发挥教育作用。相较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局限性较大,与终身学习的社会理念不太契合,而在互联网时代下,这一理念会更容易被贯彻落实,同时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在新媒体的作用下也会更加具有持久力和影响力,比如相关公众号、平台等通过现场视频、图片等方式对先进人物、感人事迹进行分享,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更加通俗易懂,能够打破知识层次之间的壁垒;另一方面相关视频、图片的真实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比如相关平台通过入驻的人民日报、情感主播、或者知名学者等时常更新的名人名言、人生哲学、传统文化内涵被人们所接受和知晓。

(二)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核,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新媒体应担起时代发展的重任,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比如通过平台的方式录制小视频,将源自于现实的故事加工,通过演绎的方式进行传播等总能催人泪下,或者通过记录一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受众着感受到生活正如平凡中带着幸福的滋味,感动的同时更是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这便是新媒体新时代的新变革,但是同样需要防止新闻媒体宣传方面存在形式化、抽象化、口号化以及单一化或者为博人眼球而夸大其词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路径

(一)创新理念发展

创新是事物生生不息的第一动力,新媒体新时代新闻传播也离不开创新,唯有不断挑战传统的新闻理念,突破传统新闻内容和传播方式的限制,才能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在新理念的引领下,真正的推动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树立新的理念作为实践工作推动发展的动力,同时应根据受众主体的差异性合理设置和推送新闻栏目,同时与本土特色相呼应,在平民化的基础上做到大众化,发挥出不同新闻内容的传播价值。

(二)丰富新闻传播内容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媒体的传统内容应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的更新和突破。如在传播新闻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短视频和有趣的文案来吸引受众者的注意力,当前各大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新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应根据各个平台、传统媒介的特性,设计出符合大众主流审美的内容,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大众及时的掌握社会热点,了解社会实事。比如,在播出新闻题材的过程中,新媒体工作者要对新闻素材进行精细的选择,通过采用个性化阅读的方式,让群众拥有更好的情绪情感体验。着眼于当下,不论是微信公众号的推文,还是短视频平台内容的推送都是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2]

(三)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前新媒体时代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意识迫在眉睫,相关行业协会、机构等可以通过对从业者培训以此来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对政治方面的了解和深化,确保每一个新闻从业者守好新闻这一领域舆论的阵地,通过不断提升政治意识从而加强从业者对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能力。为公众解决实际的疑难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捕捉热点,选取热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构建和完善新闻舆论的监督保障机制,来规范和约束相关从业人员的主体行为,让新闻内容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提高网民素养。另一方面,应加强新媒体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包括知识产权的普及、相关侵权责任法的普及,严守行业法律底线,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筑牢防护体系。

三、结束语

在人们对于新媒体高度关注的当下,新媒体必须树立起风向标,引导舆论的风向,传播社会正能量,时刻牢记自身的新使命,始终将新闻传播的内容服务于新时代的舆论传播过程。同时,新媒体新时代新闻传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基础之上,吸收新的文化源泉,不断丰富新闻传播内容,在借鉴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之上,创新创造传播方式,明确定位自身发展理念,真正推动新闻传播内容的大众化,吸引社会受众的注意,从而实现新闻的实用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嵘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创新策略[J].传媒论坛.2020,3(6).41.

[2]白云东.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7).140,14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