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对宿州学院学生情商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侯云飞 袁加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侯云飞 袁加强,. 体育舞蹈对宿州学院学生情商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体育科学,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8207.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体育舞蹈对高校学生情商的影响,随机抽取宿州学院2023级非体育舞蹈方向学生60名,开展体育舞蹈干预实验,并通过问卷测试学生的情商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为期12周的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性均有非常明显的提升。通过对研究的分析得出结论,体育舞蹈对培养高校学生情商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舞蹈;情商;影响
DOI:10.12721/ccn.2023.158207
基金资助:本文系2021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育舞蹈对宿州学院学生情商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项目号:S202110379142)

前言

大学生是重要的后备人才资源,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进入社会打拼,为适应与校园存在明显差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不但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情商,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发展才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在社会立足,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情商的培养不但能够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然的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还能够在毕业找工作、面试的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更大概率的获得工作岗位。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大学生的情商水平并不高,不能够很好的与人交流沟通、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自身独立能力偏弱,这部分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限制了大学生发展水平。为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情商,结合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本次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体育舞蹈对宿州学院学生情商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培养高校大学生情商提供一种可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体育舞蹈对宿州学院学生情商发展影响,调查对象为宿州学院2023级非体育舞蹈方向的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宿州学院2023级非体育舞蹈方向的学生60人,其中男女生各30人,将60名学生进行随机分组,一共分为两组,每组共30人(男生15人,女生15人),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分组完成后对实验组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干预实验,实验周期为12周,在实验周期内的每周开展2次体育舞蹈教学,对照组则不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完成12周实验。在实验前后均运用情商测试量表对学生的情商水平进行测试,利用SPSS20.0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1.2.2 问卷调查法

在实验前一天和后一天向参与实验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的设计参考EIS量表和国内已有情绪智力量表。问卷中的每个题目均设置5个选项,由A至B,以此赋分为5至1分。共向学生发放6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舞蹈对宿州学院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社会适应能力是表示人们为了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从心理、生理和行为三方面作出改变,以此与社会形成和谐分为的一种能力[1]。社会适应能力通常包括个人基本劳动能力、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能力、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还是个人融入社会,接纳社会的表现。

高校毕业季,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会继续进行深造,大部分大学生都需要准进入社会开始就业,要更好的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并获得报酬,具备较高水平的社会适应能力非常有效,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能够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尽快的完成身份上的转变,褪去学生气质。

2.1.1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比

表1 实验组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对比4.png由表1结果可知,实验组实验前适应能力测试平均得分为87.28,实验后适应能力测试平均得分为95.36,得分增加8.08,实验组实验前后的适应能力平均得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的T值为-12.976,对应P值小于0.01,表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通过为期12周的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2.1.2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比

表2 对照组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对比5.png根据表2结构可以发现,对照组实验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差异并不高,实验前对照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得分为86.39,实验后对照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得分为86.97,实验前后对照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得分相差0.61,两次测试结果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得P值>0.05,表明两组数据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对照组的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明显提高。虽然对照组实验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明显提高,但是,实验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有较低程度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类似于小型社会,通过大学校园生活能够提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2.1.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比

表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社会适应能力对比6.png根据表3结果可知,实验后实验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得分为95.63,标准差为6.38,对照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得分为86..97,标准差为6.14,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得分相差8.39,两组数据的配对T检验结果所得P值小于0.01,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通过12周的体育舞蹈干预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组学生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该实验结果证明,为期12周的体育舞蹈教学能够非常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2 体育舞蹈对宿州学院学生独立性的影响

个人的独立性对于自身、家庭和同事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独立性是指个人的意志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具备较强的独立提出目标和通过行为完成目标的能力,独立性是意志行为价值稳定性的体现[2]。具备较高独立性的个人能够在面对突发事件是有更高的主见,具备较高的独立处理事件的能力,较少依赖他人[3]。大学生要更好的在社会上发展,独立性是其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大学生自身具备的独立性水平会影响后期自主进行决策的高效性。

2.2.1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独立性对比

表4 实验组实验前后独立性对比7.png通过表4结果可知,实验组在进行体育舞蹈干预实验前的独立性平均得分为91.08,实验后实验组的独立性得分为95.89,实验后实验组的独立性得分有所增加,增值为4.81,实验前后数据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得P值小于0.01,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通过12周的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组学生的独立性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2.2.2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独立性对比

表5 实验前后对照组独立性对比8.png通过表5结果可知,实验前对照组的独立性平均得分为90.32,实验后对照组的独立性平均得分为90.47,实验后对照组的独立性平均得分有所增加,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的P值大于0.05,表明两次测试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学生的独立性增加不明显。本次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前后的独立性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步入高校后,离开父母身边,需要独立的解决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逐渐的就提高了自身的独立性。

2.2.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独立性对比

表6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独立性对比9.png根据表6结果显示,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独立性平均得分分别为90.47和95.89,两者之间的差值为5.42,标准差分别为4.02和4.26。两组数据的配对T检验结果为T值等于2.912,P值小于0.01,说明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独立性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通过12周的体育舞蹈干预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独立性非常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学生。本次研究结果证明,通过12周的体育舞蹈教学,学生的独立性能够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

2.3 体育舞蹈对宿州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人士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能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弱不但会影响学生在校园里的社交圈子,还对毕业后找工作和就职存在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够在校园内更好的表现自己,在社会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让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家人、同事和客户的学历动态,有利于学生更加友好的与家人、同事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4]

2.3.1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比

表7 实验组实验前后人际交往能力对比10.png根据表7结果可知,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前进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的平均得分为83.23,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测试平均得分为91.46,得分有所增加。对实验前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得分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得到T值为-12.138,以此获得对应的P值小于0.01,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实验前后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通过12周的体育舞蹈教学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2.3.2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比

表8 对照组实验前后人际交往能力对比11.png通过表8结果可知,对照组在实验前进行的人际交往能力测试平均得分为82.74,实验后对照组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得分为82.80,两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得分相差0.06,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实验前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的P值大于0.05,说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不明显。对照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大学校园生活不可避免的需要主动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就能够积累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2.3.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比

表9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交往能力对比12.png根据表9结果可知,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分平均值分别为91.46和82.80,标准差分别为5.16和6.32,对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配对T检验得到T值为8.147,P值小于0.01,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12周的体育舞蹈教学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际交往能力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本次研究的结果证明了12周体育舞蹈干预实验能够非常明显的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总结

高校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对于学生后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企业单位对于情商高的毕业生都表现出更高的喜爱程度,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的高校毕业生是企业单位更加愿意招募的对象。同时,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也能够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熟练的与人周旋,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发展大学生情商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了12周体育舞蹈干预能够非常明显的提高宿州学院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性,由此可见,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情商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结果对于培养高校大学生情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强春玲,胡婉莉,潘政雯,等.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21):5.

[2] 胡鹏飞.情商与就业[J].大众投资指南, 2019:45.

[3] 吴成达,张琳,王玲玲.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21, 42(33):3.

[4] 马洁.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 2018(5):2.

作者简介:侯云飞(2000-),男,安徽亳州,本科在读,职称无,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袁加强(1999-),男,安徽淮北,本科在读,职称无,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