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在骨科与外科中皆有广泛运用,对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确切。虽然VSD治疗疗效佳,但同时对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1]。骨科常规护理方法并未能针对VSD治疗技术建立起实时、有效的干预模式,导致临床护理工作多为基础性的观察与护理,而若发生突发事件往往不能及时应对。因此总结以下护理体会。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72例四肢创面感染病例对象皆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以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由20例男、16例女共计36例组成,年龄阶段在15~77岁,平均值41.3±3.3岁,新鲜创面与感染陈旧创面分别是30例和6例。实验组由21例男、15例女共计36例组成,年龄阶段在14~76岁,平均值40.5±3.2岁,新鲜创面和感染陈旧创面分别是29例与7例。比较可知组间差值小(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护理即为患者在接受清创、治疗时予以基本疾病护理。实验组强调的是针对VSD治疗建立护理干预模式:①干预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实验组治疗期间的全程护理,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文献调查、专家咨询、讨论等对影响VSD治疗疗效的护理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危险隐患后制定干预措施;定期组织会议总结,对不足之处予以指出并提出改进意见,保证护理内容的不断完善。②培训:多组织一些培训活动,或是通过外聘骨折医师来院讲座,或是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提高护士操作技能等,加强护士对VSD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应对与掌控能力。③强调细节:术前访视应仔细认真的核查患者病历,特别是要重视细菌培养结果;访视把握患者术前的心理情况,做好心理干预工作;送入手术室后强调双人核对再一次保证病历信息无误;明确患者手术位置、相应采取正确且患者适宜的体位;执行口头遗嘱时注意记录;手术器械要注意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清创冲洗、另一部分则于清创后再使用,目的是以防污染而造成再次感染或是影响治疗效果;对严重感染者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以防发生严重的感染性休克事件;注意保暖护理;术后做好创口、导管的护理工作,固定好导管以防发生堵塞、脱管等不良事件。
1.3护理效果
主要从护理满意度、患者住院时间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护理满意度数据由骨科自制调查问卷获得,满分制标准,分值的提高表示满意度的提高。
1.4效果值检验
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描述,并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的反馈评分更高于对照组,同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所缩短(P<0.05),表1:
表1评价护理效果(x̄±s)
3讨论
从本文试验数据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住院时间也有所缩短。这说明针对VSD治疗实施的护理工作是有效的,可以改善四肢创面患者预后。在对VSD治疗患者疗效的各种影响因素当中,像是导管管理、再感染等都取决于护理质量的高低,因此护理干预措施的采取必要且重要[2]。
针对在护理工作当中的各个细节之处,通过针对性的讨论和把握,进行原因剖析、提出改正措施,再通过培训、讲座、实践等多样化的方法,要求护士重视VSD治疗过程中各护理环节,提高其护理技能,落实到临床护理工作的全程中去,从术前的访视、心理疏导等工作开始,直至持续到术后,从而防止脱管、堵管等影响到治疗疗效的隐患因子发生,保证护理成效[3]。
综上认为,对VSD治疗的骨科四肢创伤与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有保证疗效、患者护理满意度之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雪.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综合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6):168-169.
[2]刘思婷,张志忠,陈琼.流程化护理措施对VSD修复创伤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创面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3):1763-1766.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9.13.037.
[3]吕小梅.VSD在骨科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1):293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