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初中思政课程的教学研究
唐春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春成,.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初中思政课程的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124.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被定义为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立德树人”主要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基准,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更新初中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促使初中学生的道德素养、政治素养能够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初中思政立德树人
DOI:10.12721/ccn.2022.157124
基金资助:

实施初中思政课程教学,主要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重要任务。做好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正确认识思政课程教学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意义。如何在“立德树人”视角下做好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是每一个初中教师都要考虑的教学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个教师身上所应肩负的重要使命,对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分析

“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是目前我们国家初中教学发展过程中全面推行的教学理念,从广义上来说,作为初中的教学人员,也可以被称之为初中德育教学的传播人员,在这些德育教学人员的身上,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心怀“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立德”主要指的是树立德业;而“树人”,则是指培养社会精英。德育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育德,是德育教学的终极教学目标。初中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之根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由此可见,“立德树人”对于初中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是所有教学工作者都要尽守的责任和义务,同样也是所有初中教学工作人员都要积极传播发扬的重要教学精神。

二、“立德树人”对于初中思政课程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初中思政课程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教师作为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程教学知识传播的工作人员。初中思政课程教师要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让初中思政课程理论知识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思政课程教学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二)初中思政课程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

作为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利用课余时间来研究相关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将相关的初中思想教学理论进行内化,形成一套属于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只有这样,初中思政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相关的教学理论运用到社会时事热点,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来进一步解读相关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初中思政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局势也开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态势,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国际背景之下科学、合理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又怎么样在多种政治思潮的影响之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初中思政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初中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指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党的发展路线,基于思想层面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在思想领域建立基本政治制度、文化建设、道路自信,进一步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思政知识,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四、“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

(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一的“立德树人”教学模式

作为初中思政课程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学校方面应该建立多方考核机制,将强化对初中思政课程教师的考核,将初中思政课程教师和德育教学考核相联系,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从而充分调动初中思政课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学校、家庭的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在家庭教育之中参与“孝亲、敬老、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加强初中学校的德育教学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建立起规范的德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定期的检查初中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改正。学生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之后,总体能够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丰富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方法

现阶段,在我们国家的初中教学事业之中,很多学科都面临着一个难题——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大部分的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初中思政课程教学也是这样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思政课程教学需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步伐,不管是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理论还是现实案例分析,都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社会上的一些热点话题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和老师互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在教学方式的使用上,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课堂表现等等,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初中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期末考试分数,老师也不要将一张考试成绩单作为学生评价的全部,也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日常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综合评价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要善于表达自我的思想。

(三)在实践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可以和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社会行为活动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广大学生进行研学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在感受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历史变迁,从而激发学生浓浓爱国之情。学校在一些重大节日,比如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端午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对于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另外,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一些名人名事或者校园中发生的好人好事,通过弘扬好人好事,在初中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借助每周一的主题升旗活动以及每周的主题班会,为初中学生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让初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能够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语

“立德树人”作为初中思政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于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初中学生的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课程学习之中,有利于我们国家培养高素质、高专业的精英人才,从而为日后的初中教学事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对于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思政课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钟劲茅,邓芳,蒋华麟,等.“立德树人”导向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日用化工课程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2]刘兴丽,张艳艳,王宏伟,介明沙.课程思政视角下“食品基础实验”的教学改革探索[J].农产品加工,2020(15).

[3]杨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创新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实践教程》[J].食品科技,2020(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