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位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的重大决策。“双减”政策核心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双减”政策,“减”的目的是要提质。那么在“双减”之下,作为数学教师该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做到提质减量呢?
一、守住课堂就是守住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因此要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是减负提质的根本所在。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师,守住课堂就要求我们教师设计好每个教案,上好每节课,提高课堂效率。数学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和体会。
1.备好每一节课,备课的关注点和着力点应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来,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更要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有利于学生得到最佳和最大限度的发展。实际上,各课的过程就是备学生的过程,更是思考和谋划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备课要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中,处处想到学生的发展,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差异、困惑等,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才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2.以课标为基准,但也不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而是拓展教材,用教材教,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补充,拓展和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学生重要什么,我们准备什么,教什么,针对学生的学习来补充内容,科学预设。教材还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呈现。与传统的纸质课本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材,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水箱变高了"这节课在创设情境时,我们可以视频展示日常生活中办公室老师用一个大水杯向小水杯倒水的实例,由于杯子形状不同,问倒水后高度的变化,用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平方差公式这一节课时,以学生熟悉的开心农场游戏为切入点,能够吸引学生眼球,也体现了数学试来源于生活的 最后教师在播放一个有关平方差公式几何意义的二维动画,这样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使抽象的问题生活化。
3.精选例题、习题,好的例题、习题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开阔思路、强化思维和提升能力的效果。在备课时,教师对例题的选择要做到精心选材、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典型题例进行演变、探究、引申、拓展、应用,做到巧练与精炼相结合,练习的形式要多样性、趣味性。由点到面,由题到类,解剖一例,带活一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口以采用变式教学,变式教学可以辅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题目内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的分析求解过程简洁而准确。变式教学更加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样不仅深化了基础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学到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减量”还得优化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质量。教师要从作业的设计、布置、范围、评价等环节优化作业管理制度,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作业一定要精心筛选,主动“试水”,准确掌握题目的含金量,有舍有加,做到质量有保证,数量得到控制,尊重差异,不要搞一刀切。作业内容要关注差异,让学生“能做”。为此,设计课堂作业时要充分注意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之苦。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三类题目:A类,基本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类,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C类,创新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这会极大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的数学水平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高,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2.在作业设计上,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传统性为开放性同在。比如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不注重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与记忆,我们可以每学完一章布置一次思维导图的作业,帮助学生加深数学概念的理解。再比如平时学生不重视错题,不认真改错,对数学中的难题、好题不能认真总结,我们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好题错题集,把自己的错题和好题收集进来,而且要求学生写明错的原因,指出概念不清、宙题不清、计算错误等;知识点以及解题思路,给出不同解题思路,一题多解,在方法上的提炼,并联系类似题目;写纠错反思,解题策略等。更重要的是题集还要求形式上美观,漂亮,做一些简单的装饰,过一阶段我们评选一次优秀题集,全校展览以鼓励学生。我们还可以设计生活性的作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比如,学习相似三角形之后可以让学生测量学校的旗杆、自己家楼房的高度等;利用最大值、最小值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企业投资方向决策问题等等。在适当的时候布置给学生这类作业,让他们解决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扩展知识面,又可以使学生从纯数学的象牙塔中走出来,接触生活,认识社会,增强应用意识,树立“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且应用于实际”的数学观。
3.布置与反馈是作业的孪生兄弟,既要从质、量、形上做好作业的布置,也要加大面批讲解的力度,每天把作业完成质量差的同学叫来辅导,同时随机抽查四、五位同学面批,要求学生给老师讲解做题路本次作业简单题和难题分别是哪些,难题的难点在哪,你是怎么突破的。同时对于优秀作业经常性的全班展示,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自觉性,让作业成为学生才能展示的平台,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最后还要创新评价方式,增加育人功能,让数学作业成为一种乐趣,可以给学生画一个简单的表情包,或者一个鼓励性的贴纸,内容有“Good”、“做的好”、“非常了不起”、“我们聊聊吧”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接受作业批改后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很好的了解学习情况。
总之,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转变作业的形式,打破常规思维、向理堂和作业要效率,真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教学中不仅仅注重学生学到的具体知识,更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数学学科的方法,处处从学生的角度着想,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散发出应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梁艳云中学数学变式教学问题设计与课例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5.
[2]刘长春中学数学变式教学与能力培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潘凌云.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5(5).[4]于运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作业设计探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
[5]劭月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础版),201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