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相宜,动静一体: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孙永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永利,. 静动相宜,动静一体: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研究[J]. 中国体育科学,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8218.
摘要: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领域中,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核心素养包括了学生在社会发展和长效学习过程中所必备的品格与关键学习能力,涵盖了个人修养、家国情怀、创新实践等多方面。而在实际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克服当前的教育困境,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面临的困境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提升。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DOI:10.12721/ccn.2023.158218
基金资助: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小学阶段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一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也需要进行创新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和社会发展。本文将围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这一主题进行深刻分析与探讨,为小学体育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困境

(一)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从当前的小学整体教育体系来看,体育学科的地位往往容易被忽视,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文化学科为主,体育课程往往被认为是次要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也使得体育教师难以在课程中发挥创新能力。这种偏重文化成绩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对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造成了阻碍。由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体育教师在教育资源、课程设置和教学设备等方面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严重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体育教师素质不高

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对于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大多参差不齐,这会对体育教学质量带来直接影响,甚至会对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带来阻碍。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大背景下,显然无法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求。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教师很难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从而限制了教学创新的实现。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和提高,也是影响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许多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使得教师无法有效地应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挑战。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小学体育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不完善之处,这对于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产生了显著的阻碍作用。当前对于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评价体系过于侧重运动技能和体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且客观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甚至会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消极打击。此外,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的反馈机制,也是体育教师难以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实现创新的又一问题。也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也无法及时了解和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一)创新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协调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多元化和实用性。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跑步、跳远、投掷等,还可以引入一些新兴的、具有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如瑜伽、跆拳道、健身操等,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力量、耐力、协调性等,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知。此外,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引入一些户外运动项目,如野营、徒步旅行等,让学生能够将体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需要围绕学生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不同的类别点,设置针对性较强的体育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参与,从而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组织者,其素质水平与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革新中,应当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素质。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来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促使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想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从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为切入点,夯实教师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的运动指导。同时,他们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技巧,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创新教学评价

教育评价同样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评估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前提下,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纳入考核。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等方面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价。

其次,教师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观察、交流等。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育技能的展示,或者组织小组比赛,观察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最后,教师需要强调教学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针对知识的不足进行改变,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和身体素质情况,为学生的长效学习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应该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全面的体育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任亚雯.静动相宜,动静一体: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研究[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 2021, 000(014):P.1-1.

[2] 王静.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研究[J].读书文摘:中, 2018(7):1.

[3] 龚俊.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 2018(2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