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张莞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莞璐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80.
摘要:
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逐渐形成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彰显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逐渐成为当代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各方面能力的奠基时期,这个时候学校如果只是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那么就会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发展造成影响。随着国家倡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如何在日常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下教师要思考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DOI:10.12721/ccn.2023.157080
基金资助:

我国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强调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为了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方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

一、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提升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整合成一种科学的逻辑思维,从而可以将这种思维传输给学生,学生在掌握这种思维后就可以活学活用,不仅可以用来学习今后的数学知识,还能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以及日常的生活中。同时深度学习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学生在接触新的数学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时就能更快地理解知识的核心内涵,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加完整化、体系化,这样就能将新学习的知识更快更好地融入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能得到提升。

(二)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的一种心理气氛,包括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由此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过程中积极与他人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数学教学效果提升。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可在应用深度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讨和交流,创设有益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营造轻松、快乐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一)深化教学内容,优化调整教学计划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前制订好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下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知识点进行延伸,在讲解过程中向学生输入数学化的思维,让学生能领会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化思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通过这种思维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分析学习能力,还能利用这种思维分析各种事物,从而实现知识与实践的互动。这就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同时还要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简约化,简约教学并不意味着减少教学内容,而是要合理地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简洁和精辟化。换言之,在小学数学简洁教学过程中,尽管实际教学内容较少,但其知识点仍然完整而丰富,完全可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而伴随着课堂内容在简约教学模式下,呈现出“少而精,单而丰”的特点。因此,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就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说,数感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核心素养,只有拥有了优秀的数感,他们才能对数的相关知识和问题进行充分理解、表示和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着重于“数字”,并在“数字”的基础上,将“数字”贯穿于全部课程及知识点。同时,老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数感是无法“教”出来的,只有通过对数字的不断探索,才能慢慢地建立起来。所以,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时候,更要将重点放在对数的引导探究上,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简短、精辟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优秀的数感。

(二)创设情境,打造趣味性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能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发展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下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教学情境中,学生能获得良好的深度学习体验,进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打造趣味性数学课堂,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将学生内心深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较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问题情境中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初步掌握笔算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习热情

问题情境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点燃其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1套书有12本,每本书的售价是24元钱,请问一共要付多少钱?”利用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根据答案的正确性进行点评,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热情,初步了解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能对乘法算理有所了解。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应用意识

在学生了解两位数乘法算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由乘法口算引出生活问题,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购物问题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由此创设生活情境,打造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等式并计算,由此发挥生活情境的优势,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之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体会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时,必然会感觉到枯燥、难懂。所以,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材料,来帮助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空间概念进行理解,从而构建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建构,让学生拥有深度学习的能力,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的实践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能够让学生们逐渐地掌握有关知识的应用以及思维认识。例如,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观察,探索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如不同房屋的结构,搭建的原理是什么,什么样的结构会使房屋更加坚固,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另外,小学数学老师要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更多的规范,积极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立足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与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探索,既巩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切实激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优化学习内容,让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深度学习上,能填补学生的知识漏洞,又能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海霞.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81).

[2]陈建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0(31).

[3]文世全.小学数学如何在深度学习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6(2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