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张芯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芯富,.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165.
摘要: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计划不断深入,逐渐覆盖小初高全面学科,其中,初中语文的改革也正在不断推进。相对于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无论在教学方法上、教学主体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有很大的改变。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方法的改革、主体的转变、理念的更新以及在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65
基金资助:

现阶段,纵观初中语文课堂现状,喜忧参半,与此前相比较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但是依旧有一些问题存在于课堂当中,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评价单一﹑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不高等。探究其中的主要成因则是,部分教师观念尚未实现有效转变,缺乏对新课程改革全面透彻的理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比如古诗文《桃花源记》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先去理解这篇课文,对于一些偏难的地方教师再加以引导,之后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在表演中学习那些对于学生来说生涩难懂的词句,这个过程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分工合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丰富学生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语文课堂教给学生的不止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品德修养等,因为语文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从“单核课堂”转换成“多核课堂”,课堂上不仅传授给学生语文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拓展一些和语文相关的知识,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作者的生平轶事、写作背景等,让学生全面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等小视频将课文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课文内容,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如上文提到的《桃花源记》,虽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掌握了大致内容,但是对于其中渔人到底是通过怎样的路径来到桃花源,桃花源中到底是怎样的场景,学生很难直观的感受到,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投影、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桃花源的真实场景,学生仿佛跟着渔人游玩了一遍桃花源,学生通过多感观去学习课文,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如果导入阶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则可以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学生必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可通过多媒体﹑生活素材导入﹑游戏﹑音乐等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岳阳楼记》一课的讲解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岳阳楼的视频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引导学生惊叹岳阳楼这一建筑物的雄伟状况,随后导入新课:“同学们,岳阳楼是不是很漂亮,老师和你们都想去看一眼岳阳楼,如果有机会我们都去看一下好不好?我国著名的诗人范仲淹他曾经也到过岳阳楼,还曾经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岳阳楼记》。”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式,可巧妙的导入新课,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五、渗透德育教育,培育学生道德品质

德育教育是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切不可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分离,而是要深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全面挖掘其中的德育教育因素。有的作品以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有的作品将前沿科学技术编入其中,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有的作品用优美文字描绘祖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品质。同时,教师开辟多种途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做手抄报等,指导学生掌握语文文字技能﹑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对学生积极向上情感的培育具有良好作用。例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可邀请班级内部分学生的家长走进课堂,开展“团团圆圆做汤圆”的实践活动,要求家长与学生一同动手制作汤圆,相互合作之下完成做汤圆的亲子活动任务。在活动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悟撰写一篇文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体会家长劳作的辛苦,在共同制作汤圆中掌握与他人合作的技巧方法,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换位思考,无形之中起到育人的作用。

六、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效率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加强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与贯彻,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变革优化,努力成为学生写作的引导者﹑启发者和推动者,加强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阅读等多种教学活动的紧密联系,端正学生写作态度,促使学生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初中生写作效率,逐步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逐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夯实学生写作基础,有效拓展学生写作思路,确保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七、应用鼓励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鼓励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施的教学方案要予以学生一定的鼓励支持,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动机,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之下自觉学习学科知识,从而顺利达成预期教学目标﹑高效落实教学任务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及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灵活运用鼓励教学方法,包括榜样鼓励法﹑环境鼓励法﹑语言鼓励法﹑活动鼓励法及评价鼓励法,实现鼓励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构建初中语文活力课堂。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优化教学结构,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方位培育,在多种教学策略的实施之下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任务。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要探索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对语文教材的各个板块作出详尽透彻的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写作指导﹑应用鼓励评价等策略的实施,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迎合新课程改革形势,切实有效的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林涛.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20,9(48):90-91+113.

[2]卢剑虹.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本真建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1):38-40.

[3]刘通.有效提问:“课堂革命”的一个突破口——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