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语言,讲中国故事,传东方文化——田湘军 “The King’s Yu player”绘本故事教学赏析
王胶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胶胶,. 用西方语言,讲中国故事,传东方文化——田湘军 “The King’s Yu player”绘本故事教学赏析[J]. 中国教育探索,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05.
摘要: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
关键词: 文化意识;传统文化;熏陶;国际意识
DOI:10.12721/ccn.2021.157105
基金资助:

绘本故事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有完整的情节、鲜活的情感、地道的语言,还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以绘本中的图画加文字为载体,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然习得语言,激发思维,启发心智,同时也培养其文化意识,并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田湘军老师执教的一节绘本故事教学“The King’s Yu player”让人眼前一亮。在田湘军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思想,既:“用西方语言,讲中国故事,传东方文化”。纵观田老师的整节课,“情境创设、主体活动、语言教学、文化体验”等方面都传承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演绎着课堂教学的智慧。教学过程可分为故事前、故事中和故事后这三个阶段。

一、故事前——走近文本,激趣导入,聚焦主题,激发阅读动机

导入是故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经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1.Guessing game导入,情境体验

上课伊始,田老师先和大家进行简单的问候,然后以Rap的形式演唱了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接着,吉他伴奏的同时引导同学们一起说唱,燃起大家的兴趣,学生通过体验,感知音乐,并回答问题Which instruments make the music?

T:I know you are tired, so let’s shake a little bit. Follow me, let’s chant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Ss: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T:Which instruments make the music?

2.发散思维,读前预测

学生热身和感知完音乐之后,田老师抛出第一个问题:What can you hear ?出示dram, piano, flute这些学生都比较熟悉的音乐旋律;通过听音感受之后,学生们的兴趣高涨,紧接着田老师又抛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ir hands ? So they are ... players. “演奏师”这个单词呼之欲出,与此同时又提问How many ... players are there?及时在情境中渗透了重点句型。

通过真实感受体验,展开头脑风暴,引出故事标题:邀请两位同学来演奏Sheng 这个乐器,学生通过真实感受Sheng这个乐器之后又学习了“笙”的背景知识。在古代Sheng被称为Yu。古代有位叫齐宣王的皇帝特别喜欢听Yu这个乐器......What story about Sheng and Yu have you learnt before?该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致,使新旧知识自然串联;同时此环节也体现了音乐学科、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和英语学科的自然融合。同时发散性问题:What will happen if the King and the Yu meet together?地提出,使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猜测,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大胆进行猜测和表达,同时教师给予积极的正向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以提高。师生间的对话如下:

T: If they meet one day , what will happen ?

S1:The King will play the Yu.

S2:Maybe The King will invite some players to play Yu.

T: Maybe The King will invite some players to play Yu. Will he do ? Wow, kind girl. Yes , everything is possible.

S3: Maybe the Yu players will come to the castle and play it to the King.

T: So you have a lot of ideas. Today we will learn a story.The title is ‘The King’s Yu players.’ In this story ,what will happen ? Please read the story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story.

设计巧妙的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其思维品质。开放式的读前预测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起他们对故事阅读的欲望,使其对故事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融入了文化元素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是创新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堂活动,使英语课堂洋溢着快乐与活力。

二、故事中——走进文本,线索推理,自主建构,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在阅读材料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抓住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就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阅读材料,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教师如果能够及时补充文本中隐含的文化信息,例如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文化背景,学生便能发现故事中的文化内涵,便于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田老师设计的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阅读活动中自主建构故事情节,主动获取故事信息,深入学习语言项目。

1.寻找关键,厘清故事情节

田老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试着说一说故事情节。然后,给出两个关键句并让学生寻找到相应的页码范围。

T: Please read it by yourself and find the key sentences. OK, who can find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

S1:I only find one.“Not enough, I want more!”, said The Old King

T: Maybe this is the first sentence. What else ?

S2:“No, I want them to play one by one.”, said The New King

紧接着田老师利用PPT 按顺序呈现出两个关键人物The Old King and The New King,并让学生寻找出故事中的第三个关键人物,同时向学生提供Wu Zi这个人物的背景知识,并提问学生:When did Wu Zi run away, play for the The New King or The Old King?让学生自己来寻找相应的页码。学生在这样有逻辑、有策略的阅读指导活动中,对故事的概述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2.以问促读,推进逻辑思维,拓展文化视野

在教学中,讲究过渡自然,设计准确而精炼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地学习,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思考,学生也会主动探究问题答案,激起自己智慧的火花。同时,结合故事文化背景知识设计的问题,能启发学生获取相关的文化知识,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田老师精心设计接下来的每一个问题,使故事层层推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文化视野得到拓展。

T: Why did The Old King like listening Yu ?

S1: Maybe there was only Yu at that time .

T:How does The Old King like the Yu players to play?

Ss: He likes them to play together.

T:Can Wu Zi play Yu?

Ss: No, he can’t.

T:Did Wu Zi play for the Old King?

Ss: Yes.

接着,田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How do you think of Wu Zi?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思维和语言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S1: He is clever .

S2: He is lazy.

S3:He has the spirit of persistence.

T: So, how does the New King want Yu players to play?

Ss: He wants them to play one by one.

T: Yeah , will Wu Zi play for the New King? Why or why not?

S1: No, he runs away.

T: How do you think of Wu Zi at that time?

S1: He knows 《三十六计》

S2: He is clever.

S3: He is lazy.

S4: He is timid.

S5: He works hard.

...

在铺设了一系列问题之后,自然达到故事的高潮部分,学生通过对比学习Wu Zi的人格特点,并在每一阶段都对Wu Zi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学习故事蕴含的文化知识,同时梯度问题的完成,实现了问题设计与故事内容的“无缝对接”。

三、故事后——走出文本,自主表演,拓展想象,关注运用输出

1.梳理故事脉络,感受人物情感。

田老师没有让学生立即表演,而是再次梳理了一次故事的整体脉络,学生完全理解故事后再次回顾整个故事,用心体会人物感情变化,为学生的表演做好铺垫。

2.基于情境,结合文化,发散学生思维。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密不可分。让学生增添想象,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基于一定故事情境、文化背景的发散思维。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增加了旁白、语言、表情、动作、文化知识等内容。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田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自始至终都饱含激情,全神贯注。纵观整节课,无论是学生的语言习得,学习策略,还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意识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倩.浅谈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11).

[2]:王蔷.2018.教什么样的课才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