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护理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史秀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史秀玲,. 综合心理护理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护理研究杂志,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182.
摘要:
目的:分析在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强迫症患者,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纳入7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5例,前者应用的护理方式为综合心理护理,后者应用的护理方式为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指标变化(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效果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从情绪指标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低(P<0.05);从护理效果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综合心理护理;强迫症;心理变化;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182
基金资助:

强迫症属于临床精神科常见疾病,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思维强迫症状,随着疾病不断进展,且患者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将会逐渐形成行为强迫症状。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疾病的发生原因,但普遍认为与心理状态、遗传以及社会因素等存在较大关联。强迫症患者常常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痛苦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机体健康情况有重要影响,为了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必须要重视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纠正患者负面情绪[1]。本文主要分析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强迫症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于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强迫症患者,共随机抽取70例,经双盲法将患者分入不同组别当中,分别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3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1例;患者最高年龄与最低年龄分别为45岁与21岁,平均年龄(32.46±3.04)岁;病程范围为1年到13年,平均病程(6.87±1.85)年。参照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3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2~44岁,平均年龄(32.02±3.42)岁;患者的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6.28±1.49)年。经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为P>0.05,说明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协助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内容遵医嘱用药,护理人员则需要讲解药物使用方法,说明良好情绪对疾病改善的作用,让患者明确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与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情绪引导:在传统药物护理干预基础上,需要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可通过改善环境方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如在患者床头摆放鲜花,窗台摆放一些绿植,如绿萝等,将病房环境布置成生机盎然的景象,有助于放松患者在病房里的情绪状况;同时护理人员也要积极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引导患者情绪往积极方面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应该要重视患者情绪变化情况,保持耐心、温和的态度,避免刺激患者,如患者存在强迫行为则应该要及时制止,必要情况下可用约束带约束患者行为,避免患者伤人或自伤。(2)健康宣教: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越高,对患者情绪改善作用越好,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重视患者的健康宣教,可通过个性化健康宣教、面对面交流、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观看宣教视频等多种形式讲解疾病知识,主要宣教良好的情绪对疾病的作用以及对疾病预后的作用,并通过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一些简单的调节情绪方法,如转移注意力、运动、观看视频、听音乐等,通过音乐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进入一个积极氛围方中,也能通过氛围渲染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3)组织文娱活动:文娱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促进患者康复,医院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抑郁症患者的兴趣爱好组织文娱活动,通过一些益智类游戏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症状,也可通过开展一些比赛激发患者积极性;但是在文娱活动组织过程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刺激因素,避免在比赛、活动当中因涉及到患者的刺激因素加重患者行为强迫症状;文娱活动的开展能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应用效果比较好。

1.3研究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指标变化(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效果。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指标变化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变化无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指标相比于参照组低,P<0.05,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指标变化对比(x̄±s,分)截图1740966761.png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实验组患者中,好转有17例,进步有17例,无效有1例,最终护理效果为97.14%(34/35);参照组患者中:好转有14例,进步有13例,无效有8例,最终护理效果为77.14%(27/35),实验组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X²=6.2477;P=0.0124)。

3讨论

强迫症患者发病之后能明确知晓自身的强迫症,但是并没有实际意义,且存在不合理性,针对患者发生的强迫行为,患者缺乏必要的自制力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意志越强烈,患者心理则会越痛苦。为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除了予以患者必要的药物干预,减少相关因素对患者的刺激之外,还需要予以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旨在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对疾病产生不良影响[2]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强迫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为综合心理护理,这一护理措施主要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护理内容包括情绪引导、健康宣教以及组织集体活动等,情绪引导比较重视将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为正向情绪,为患者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环境对于患者本身心理状态的影响比较大,良好的生活环境能让患者放松身心,从而有助于后续心理护理开展[3];健康宣教则是要提升患者对负面情绪的正确认识,同时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方法指导患者缓解不良情绪的正确方式,其中音乐疗法是比较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此可应用于患者的心理护理中;集体活动的策划与开展,能让患者在活动期间与病友产生良好友谊,对互相促进积极情绪产生有一定作用[4]。从结果上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参照组高,情绪指标比参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强迫症患者接受综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春丽. 心智觉知四步骤干预护理法对老年强迫症患者的积极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75-178.

[2]龙绪星,叶君荣,韦红梅,等. 自我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26(02):185-187.

[3]史振春,石雷鸣,郑崇泉. 以院内干预及家庭访视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对强迫症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3):76-7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