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新的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体育外交等产业都在进行着改革,这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将其与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对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探讨过程中,主要集中在体育核心素养等相关培养需求上,探讨了目前教学推进价值开发的瓶颈与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突破的思路。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从内涵分析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通过小组责任分配,互助性地进行学习。作为全新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理论基础也比较丰富。例如,目标结构理论当中,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多伊奇曾提出,目标结构包括不同的类型,如包括合作型、竞争型等相关的结构内容。合作型主要强调团体当中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团体当中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个体才能够达到一定目标,既利己又利同伴。而竞争目标结构增强了个体之间的目标对抗性,个体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但对于相互合作也有着一定的期待。因此在合作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通过竞争奖励等相关结构的整合,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当然发展理论当中也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动机,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在达到小组合作目标的过程中,可以积极优化小组成员的认知综合水平,可以加速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将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从而在竞争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平等的意识,完善自身承受能力,促进学生逐渐向现代化的趋势进步与发展。
2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思路和相关方法
根据上述内容分析和研究,可以充分了解到,为推动初中体育逐渐向现代化的趋势发展,结合全新思想,积极优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优化教学活动,也要把握整体的教学过程。通过教育效果的巩固,全面把握全新的发展规律。因此为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围绕全新思想,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的落实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来讲,在对策略部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结合上述问题,深入探索核心内容。
2.1设定科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思想指导具体的教学思维,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可以使整体的教学推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明确地告知学生应该学什么,学到哪些程度,为什么这样学,需要达到哪些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对前滚翻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了解前滚翻的动作难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动作。在亲身尝试的过程中,让小组成员互相监督,完成10次以上的成功前滚翻。学生接到这一任务之后,可以展开讨论,进一步地学习和练习,了解前滚翻的技巧和特点。通过逐步引导,可以使用灵活的方式,优化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优化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也具有重要的外部积极影响。
2.2科学分配小组,优化成员职责
在上述措施采取的基础之上,积极科学地对整体的小组进行分配,使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小组分配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学习情况等相关影响因素,科学地进行分组。一般来讲,每个小组要在4~6人,避免人数过多无法组织。每个小组要设定一名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小组相关事务的组织以及纪律的规范。通过平均分配,加强优势互补等相关效果的展现。同时积极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通过有效引导和讲解,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的展现。例如,在对短跑这一运动的相关技巧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小组的分配可以将男生、女生进行混合搭配,使小组中的成员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具体技巧的深入剖析。例如,男生的爆发力比较强,就可以引导男同学带领女同学练习爆发力,而一些女同学对于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细致,就可以通过互相交流,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
2.3完善教师指导,优化教学效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也要注重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要全面避免放养式教学带来的不利后果,及时观察学生在小组之中的具体表现,通过精准指导,促进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在对立定跳远这一项目内容进行深化过程中,一些小组采用个体逐一练习、其他同学观摩的方式进行练习和学习,而部分小组通过集体共同练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还有一些同学通过趣味性的立定跳远来练习自身的综合能力。然而一些学生参与度不足,这时就可以进行及时的知识指导。例如,将几个小组的同学叫到一起,说一说这些小组的优势和劣势,让其他小组互相借鉴。同时,对于一些参与度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了解学习立定跳远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2.4构建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体育运动的有效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评价机制构建过程中,要积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期末考核成绩进行综合了解,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中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例如,教师在对评价机制进行落实的过程中,要积极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与他人相处情况进行细化打分。从综合角度评判学生的具体表现,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突破自我。在小组成员打分的过程中,不断改正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小组合作学习,强化整体教学的有效性、趣味性,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实践探索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优势,积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通过精准创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范佳伟.基于大单元理念的初中体育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J].体育师友,2022,45(05):4-7.
[2]朱青.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线上教学活动开展策略[J].青少年体育,2022,(10):107-109.
[3]杨亚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0):111-113.DOI:10.16681/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