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进一步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及全面贯彻体育课标的要求,体育课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但也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时间,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内容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满足学生体育的需求,确保学生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这就需要从多层次上解决学生爱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困境,只有在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让学生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
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符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构建方面,在依据课标的基础上,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其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应切合学生实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体育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又要懂得结合学生自身所长来突破教学当中所面临的难点,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怕脏、怕累等心理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要考虑学校实际、场地器材等因素。新课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给予了很大的空间,在学习领域目标的统领下,可以进行自主选择。所以,我们除了安排一些传统项目外,还可以安排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生活体育等内容,如羽毛球、毽球、健美操等。中学生大部分都喜欢球类,相比较喜欢田径项目的人就少之又少。针对这一情况,在做素质练习的时候,可以设置跳绳、定向越野等项目,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这样的选择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死气沉沉的现象,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即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锻炼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才有可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入到体育锻炼中,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要应尽其所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依据学生的爱好,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的安排,并突出以兴趣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身心各方面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大多活泼好动,如果每节体育课都重复单个动作的练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因此,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可以更有效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更重要的是注重激发学生掌握获得练习方法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运动、爱上体育课。丰富的锻炼方法和浓厚兴趣的培养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前提,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运用心理学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有助体育课堂效率的提高
学生对机械的、枯燥的模式化教学方法索然无味,更喜欢变化多样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因为他们能从这样的教学方法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克服教法模式化,重视教法的更新,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且新颖.更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的选择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在情境创设上,要着力于体育环境和氛围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学生酝酿和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轻松学习状态,以生动的、形象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启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同时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表扬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体会到教学活动中的乐趣,从而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和长久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
四、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引领效果
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给予学生的是直接感知动作的全貌,对学生学习动作能够起到引领效果。优美的技术动作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同时也能够给学生在技术动作方面建立正确起的运动表象。示范动作是体育教师在学生头脑中最直观、最具体的形象,体育教师也常以此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应达到动作典范的标准,要正确、还要优美、大方,使学生在感知技术动作的同时,感受美、行赏美,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给予学生良好的技术动作展示。体育教师语言的完美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或训练的效果。同时,体育教师在讲述上要简洁明了生动,语言描绘的形象性、生动性、幽默性,可唤起学生相关的记忆。
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所示范的技术动作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难度较大、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教师要反复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课中进行动作示范时首先要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能准确地展示所示范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地看清其节奏、姿态等,尤其是要做到熟练、优美、大方,同时在语言表达上力争简洁明了,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被教师的示范动作所感染,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从而提高学习动作技能的积极性。
总之,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需要体育教师在各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既要在备课时考虑课标的要求,学生的需求等方面,又需关注课前、课中和课后学生的反馈,及时对教学进行改进,使学生从心理上和行动上能够真正的喜欢上体育课,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达到强身健体的课堂效果,成为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