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的动力,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获得全面提升。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小学体育教学里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致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对体育教学也会造成影响,甚至会直接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方面的兴趣,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学生的年纪大多都比较小,而且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对体育教学很有可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这样的兴趣是很难长期的保持下去的,很有可能会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以及生活重心的逐渐转移,而转变成为自己其他的兴趣。学生处于懵懂的时期,因此对社会的认知也不正确,其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并不了解哪一些体育运动是比较适合自己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进行引导。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新奇的体育项目,以及团队的体育项目,是非常感兴趣的。一旦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引导不够重视,这对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体育习惯是非常不利的。教师的教学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可以挑选更加适合自己的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体育锻炼,在根本上促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尚未形成明晰的学习观念,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对教师也总是保持着距离,不敢亲近和接触教师。在平时各项科目的学习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除了教师讲授内容的丰富度外,更主要的是教师日常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生更喜欢的是和蔼可亲、教学能力好的教师,而排斥和躲避那些习惯呵斥学生、用言语批评学生的教师。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敢于并乐于向教师坦诚心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会改变学生学习的心境,逐渐地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束缚,产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情绪,这对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乐于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懂得关心爱护学生,能够悉心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帮助学生有效的克服,学生才能真正地信任教师,从心底里接受教师,相信教师对其进行体育训练的正确性,充分地调动其自觉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各项体育项目的训练。这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体育观念的转变,形成终生体育观念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
学生处于非常活泼以及好动的时期,而且有很多学生对体育活动都非常热爱,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虽然学生对于体育教学非常感兴趣,但是因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不足,有可能会给自己的自信心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尽量和学生的情况以及性格特点相互结合起来,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且提出一些正确的课堂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学生应该具备充足的自信心,学生大多都非常在意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而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该尽量端正自己的价值,肯定以及表扬学生的优势,同时也要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羽毛球的过程当中,部分学生的能力不足,因此在打羽毛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失误,这时候就很有可能造成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发球姿势等,让学生能够产生足够的自信心,从而促使其在课堂上有更高的积极性。
(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部分教师采取以教师教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关系的不对等容易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隔阂,学生虽然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支配与指导,但从心理上学生并未完全接受教师,只是在机械的学习而已。同时,教师在进行选材和教学方式时更多地依据自己的经验,很少顾及学生个人的主观感受,这就造成了课堂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对学习越来越感到厌倦。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的体育课堂是极其生动以及活跃的,学生大多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去,教师通过学生对于事物进行探索的特点来教学,可以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以做游戏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使用分组训练以及多人合作的方法来完成教学。通过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使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之间产生更高的竞争力,并且要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体育成绩有所提高,学生不但可以锻炼其身体,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互帮互助的精神。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乒乓球的时候,可以使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使用拍子颠球,也可以使用分组训练的办法让学生相互竞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的乒乓球成绩获得明显提高。
(五)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于体育课程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一些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休息的,没有用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言语引导。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在鼓励中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也能够获得自信心。其次,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选择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并且鼓励学生逐个地去接触这些体育项目,学生在了解和练习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知道哪些项目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最后,教师应该注意,在选择体育器材时并不是越多越好,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做好充分的调查,然后在教学实际中选择适当的器材进行训练。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填写在一张表格里,教师通过对表格的整合将有同一兴趣爱好的同学分在一个组里,进行集中训练,这样的教学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也能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采取“击球跑垒”等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教师要意识到小学时期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最为重要的时期,小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并且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对于体育学习更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秀凤.谈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北方文学,2020(4):139.
[2]田子明.试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青少年体育,2020(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