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数据显示,中国各级传统村落约有3万个,其中55个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大多与传统村落密集地区相符,1300多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7000多个省、市、县级传统村落,大部分位于传统村落。传统村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它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承担着保障地区粮食安全、传承区域优秀文化等重要作用[1-3]。
云贵高原地区传统村落集中,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限制,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空间布局混乱、人居环境欠佳等问题,原有空间结构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可以完善传统村落的数据库存管理,使得保护传统村落的规划更加有效;利于保护与利用方式的推陈出新,更好地连接社会力量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中;是也统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玉溪市在建设、保护和发展
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为止,玉溪市共有5批36个村寨被列入全国传
统村落名录中,其中有1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它克村作为玉溪市第一批唯一入选的传统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魅力,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不
仅有利于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和少数民族风俗,促进村落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可为其他类似村落的落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借鉴意义[4-6]。
2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它克村位于元江县东北部甘庄街道,东部与玉元高速公路相连,西部接壤新平县,西南和青龙厂、孟仰坝村接壤,北连果洛至村,东部与马六迅、施克村相接,距离元江县城54公里。它克村是个典型的盆地,整个村落坐北朝南,北边稍高,南边略低,四面环山,主要聚集汉族和彝族,现有农户704户,共2903人,国土面积90565.8亩,海拔高度1502米,年平均温度17℃。它克村历史文化悠久,村内随处可见许多历史悠久但仍然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宅,东面有文星阁和文星阁山,东北面是石酒壶(阴兵洞),位于东北的扎营峰南麓的它克崖画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2 研究区思路与方法
20世纪70年代比尔.希列尔首次提出了空间句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建筑物内外的空间模型,进而重新理解社会与空间的互动模式。通过使用空间句法来分析它克村的空间构成情况,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它克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使用空间之间的关系,以便建立起空间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加深人们对传统村落的总体认知,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1,3,7]。
本文以滇中地区典型传统聚落它克村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资料,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建模,采用Depthmap计算,对该村落的街巷空间形态及其内在肌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活化策略,以期增强群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提升村域内的空间可达性,优化空间布局和人居环境,实现对村域空间的持续、高效利用。同时,也期望为其他类似同质区域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发展提供参考[5]。
3 研究区域空间句法分析
通过使用它克村2021年遥感影像并结合实际考察数据,利用CAD对村落道路进行初步的描绘,再将绘制的道路线路图导入进Depthmap中进行轴线分析,参数图的线段颜色自动生成红色-黄色-绿色-蓝色,代表的数值大小逐级递减,表示不同的潜在属性。
图1 轴线分析法
3.1连接度分析
连接值表示各因子之间的连接情况,反映各个空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关系。利用Depthmap分析它克村的村落空间布局可知它克村的轴心位置位于村落中心区域,是整个村落通达程度和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村落道路以网状结构分布。从整体来看,它克村的总体连接值不高,轴线转弯较多,建筑密度较大,人们是视线容易被遮挡,空间的渗透性弱,对非本村人具有排斥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更好的保护村落原始面貌,抵御外来文化入侵。
图2 连接度
3.2整合度分析
整合度是一个空间的吸引潜力,整合度越高区域的进入性就越高,可以反映空间道路的基本情况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从图3中可以看出,它克村的断头路较多,道路体系尚未完善;由于全村的中心位置房屋和人口密集,道路通达,故整合度较高。一条南北向的主道路将村落分为了东西两边,整合度逐步降低。中心区域的集聚度最高,通达性好,是整个村落的核心地区。
图3 整合度
3.3选择度分析
选择度表示一个空间出现在最短拓扑路径上的次数,代表一个元素被吸引的潜力。选择度越高,则更加有可能接待更多的游客,反映一个地区的交通接待能力。从图4中可以看出,由于村落南北向的主干道路是全村的核心公共区域,所以该区域的选择度也是最高的,然而,其他区域的选择度就相应较低。
图4 选择度
3.4可理解度分析
可理解度是指通过局部认识整体的能力,可以反映区域内的地域文化被外来人员所接纳的能力。选择局部整合度和线性分析的整体积分度,并通过XY轴进行散射。通过XY轴散点图形分布关系可用于推导轴系统的可懂度,以测量村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R2表示可理解度,红色和黄色点是容易被理解的线路轴,蓝色和绿色点则是不易理解的线路轴。它克村R2=0.492879,R2<0.5,说明村庄整体可理解度低;除主要线路外,其余大部分线路的通达度不高,断头路多,导致可理解度低。这种道路体系的不完善,理解度低会大大影响着它克村文化的认同度,提高宣传村落文化和实现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难度。
图5 可理解度
4 可持续发展对策
本文通过选取玉溪市首批进入传统村落名录的它克村进行空间句法分析,分别用连接度、整合度、选择度和可理解度四个数值来对它克村的基本空间结构和社会情况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分别从这四个数值体现的空间信息分析其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从中找出它克村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中存在的不足和拥有的优势,利用“扬长避短”的思路对它克村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具体建议如下[8-10]:
(1)完善道路体系,保持本土文化本质,以村落的主要轴线道路为中心,根据村落整体的景观分布和未来规划,建立通达的交通道路体系,避免断头路以及轴线转折道路多而导致的它克村各个文化空间的渗透力弱,提高它克村地方特色的连接度,使得整个村落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面貌。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对外接待能力的完善和对内人居环境的改善。既要提高村庄的接待能力和选择度,例如,餐饮、商业等服务的配套设施完善,也要治理当地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优美的村庄自然风情。
(3)优化特色产业结构,活化村落文化,根据元江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化地方特色的产业,大力打造地方品牌。充分发掘地方的文化潜力,提高“它克崖画”“百年老宅”等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可理解度,使得村落文化依靠旅游业被传承和认可,从而把村落文化带向现代,提高其生命力,起到保护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刘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初探——以幸福古村为例[J].山西农经,2021,No.298(10):100-101.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1.10.040.
[2]陈哲,程世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句法研究——以江西金溪县竹桥村为例[J].华中建筑,2020,38(08):62-65.DOI:10.13942/j.cnki.hzjz.2020.08.013.
[3]苏薇,孔敬,孙丽平.传统村落道路空间形态的句法研究——以邯郸涉县王金庄为例[J].中外建筑,2016,No.187(11):85-87.DOI:10.19940/j.cnki.1008-0422.2016.11.021.
[4]刘豪,钟延芬.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形态的句法研究——以安义古村群罗田村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25):109-112.DOI:10.19892/j.cnki.csjz.2019.25.023.
[5]徐会,赵和生,刘峰.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研究初探——以南京市固城镇蒋山何家-吴家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01):24-29.
[6]高惠灵,李卓霖,郭艳等.福州嵩口古镇空间形态及保护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02):267-271+277.
[7]王千辰. “流空间”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转型与规划策略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2.DOI:10.27784/d.cnki.gahjz.2022.000052.
[8]张东,李林汝.空间句法视角下的乡村空间转型研究[J].工业建筑,2020,50(12):25-31+179.DOI:10.13204/j.gyjzG20062910.
[9]吴桂宁,黄晨旭.基于可视域分析的合浦文蔚坊历史街区空间优化策略[J].建筑与文化,2023,No.226(01):188-190.DOI:10.19875/j.cnki.jzywh.2023.01.057.
[10]李晓琼,徐乐然.基于空间句法的南屏村空间解析及活化路径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2,12(06):30-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