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气体检测报警器已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工业生产当中,若在生产时气体检测报警器警报响起就可及时作出应对措施,避免一系列安全隐患等问题。所以该设备的质量问题尤为重要。为此,国家与2011年12月14日施行《可燃气体报警器》相关规程。在该规程中明确指出气体检测报警器要及时检测,并且扩大检测范围。而在进行该设备检测的同时也附带危险性,导致检定工作进展并不顺利,本文对检定当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相关介绍和对策。
1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风险及预防措施
气体检测报警器(如图一所示)是在有毒气体或易燃气体发生泄漏时,提供报警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对工业生产起到关键作用。由于设备在使用时会发生损耗,虽然在使用时外表看起来没有异常,但实际上对未来生产已经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检测,来保证安全。
图一
1.1 检定时的爆炸风险
由于被检测的设备处于未检测状态,所以报警器使用性能是否达标并不明确,若是出现在做检测工作时,空气当中存在可燃气体,但报警器并未报警的情况,很可能导致出现爆炸事故。所以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去执行检测的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在检测时严禁明火、或信息设备,并穿戴好合格检定的检测服再进入到指定位置进行气体检测警报器的检定。
1.2 检定时出现有毒气体
安装气体检测报警器的工厂一般都是存在有毒气体的,而有些有毒气体是无色无味的,若是检测报警器由于故障问题,并未报警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当检测人员进入检测场地后,若是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
例如carbon monoxide(CO),它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少量释放很难察觉,但若是其大量泄漏则会使人体感到不适,出现头痛或胸闷等症状,严重则会导致休克、对人的身体器官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大部分的有毒气体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所以去现场进行检定的人员自身需要佩戴已经过检测且合格的气体检测报警器,同时要戴好防护面罩。执行检定的人员对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所检测设备要做好深度了解,有高度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流程检测。一旦在过程中发现有涉及人身安全的问题能够冷静处理,且自身能够安全撤离。
1.3检定环境恶劣
由于气体检测报警器的作用是在发生气体泄漏时能够及时报警,所以在安装该设备时都会选择在离有毒气体较近的位置。一般这些位置周围环境都很复杂,导致检测人员在开展检测工作时比较困难。由于厂区内部的结构,有些气体检测报警器需要安装在高处,检测人员很难完成检测工作,通常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导致检测时间过长,效率也大大降低。还有些气体检测报警器会安装在地下或是密闭的空间中(如图二所示),若在类似的环境下进行检测,一旦稍有不慎发生爆炸或吸入过量毒气都会对检测人员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监测人员若是需要高空作业是,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执行任务,在执行时需安排专人接应,严禁在高处做出带有危险行为的动作,例如跑、跳等。若是检测位置太过恶劣,无法在现场完成检测工作可要求该单位对设备进行拆卸后送到指定单位受检。当检测场地在地下或其他密闭空间时,监测人员需安排专人在外留守,在有突发情况时可做出相关措施。
图二
1.4 检测人员行车安全
当检测人员去受检单位做检测时,需要将存有标准气体的气瓶携带至检定场地,若在行车途中发生泄漏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在检定人员出发前应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做好应对突发危险情况的准备,保护好自身安全。
2 气体检测报警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在应对检定时相关单位应当做出以下有效措施
2.1 各单位增强相关意识
工业单位应当加强安全意识,并了解气体检测报警器的功能与作用。有部分工业单位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并未安装气体检测报警器。认为只要平时多查看就可以知道是否发生泄漏等事故。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下应当防患于未然。每一个员工都应当学习安全防范相关法规,培养员工安全意识。
气体检测报警器不仅要专人定期检测,单位员工也应当学习如何维护及护理设备,注意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及时更换。只有使设备能够良好的使用,才能使其发挥作用,避免安全隐患。
2.2检测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在检测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流程,由于工作存在危险性,所以在进行作业时必须要有其他检测人员在场,禁止单独进入检测场地。
及时与受检单位沟通,了解好设备情况再进行检定,若发现该场地有泄漏风险及时作出相关对策。
在检定时严禁带入明火,防止发生爆炸等事故。进入检定环境后,要留有指定的对讲设备,及时与另一名检测人员沟通,以便在出现突发情况后可以及时救援。
2.3 车辆安全问题
对运输相关气体的车辆要及时检查,并做好车辆保养,在检测人员出发前应对车辆仔细检查。出行时遵守交通法规,并控制随车人员人数,禁止超载。若路程过长,随车人员应当轮流驾驶车辆,避免疲劳驾驶。并且要实时对随车的气瓶检查,避免发生气体泄漏。
3 结语
综上所述,气体检测报警器是为了给工业生产及员工提供安全保障的设备。所以它的使用性能是否良好极为关键,各单位都应该对其重视起来,提倡员工增加对相关知识法规的了解以及提高安全意识。而作为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检测人员,更应该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工作,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检测工作。检测时严格按照规定流程,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参考文献:
[1]贺媛媛,李剑,吕利.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J]. 低温与特气,2020,38(05):38-39+42.
[2]穆晶.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催化燃烧型)的几点认识[J]. 中国计量,2020,(06):121-122.
[3]廖志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信息科技,2020,4(11):187-190.
[4]赵君伟.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计量比对中的若干问题探究[J]. 中国标准化,2020,(06):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