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季千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季千雅 ,. 浅谈区域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J].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03.
摘要: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由交往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多样性、探索性等特点。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更容易适应和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区域游戏具有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因此,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机会,注重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引导。
关键词: 区域游戏;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03
基金资助:

前言

在幼儿教育中,社会性发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社会性发展不仅涉及到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关乎他们的道德认知、情绪管理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质的培养。近年来,区域游戏作为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其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区域游戏是一种以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为特点的游戏活动,它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区域游戏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自我、与他人交往的平台,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

区域游戏具有开放性,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满足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发现的需求。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能够自由自主学习、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自主探索活动方式的场所,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宜的游戏氛围[1]

例如,在小班区域活动中,我在原有的生活区域基础上创设了“生活超市”,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了不同种类的货架、购物筐等物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购物。我还将超市外设置了一个小广场,并在小广场设置了两个玩具店,供幼儿选择购买玩具。这样既增加了游戏空间,又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活动方式的机会。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和自主交往,从而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

二、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引导幼儿与人合作

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往往以团体游戏为主,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团体游戏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教师要了解幼儿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引导幼儿与人合作。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游戏。例如,在“小小超市”这个区域中,有很多的玩具、点心等物品需要幼儿们相互交换,才能获得。有的幼儿在交换物品时没有经过商量就直接交换了,结果导致物品不够用,闹得不可开交;有的幼儿则经过商量后再交换物品,但有的幼儿喜欢吃点心,所以不同意交换;还有的幼儿在交换物品时经过了商量和商量后才同意交换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改变游戏规则或改变游戏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促进幼儿与人合作能力的发展[2]

三、开展同伴间的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合作,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例如,在娃娃家区域中,老师可以让幼儿之间开展“妈妈来了”的游戏,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为妈妈找东西。当有同伴把自己的玩具弄坏时,可以让幼儿帮助对方修理玩具。当娃娃家里面需要帮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帮助。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玩具、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在游戏中学习与同伴交往,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通过开展合作游戏来增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四、引导幼儿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方式

1.主动交往。主动交往是幼儿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前提,幼儿只有学会了主动与他人交往,才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同伴间互相谦让、合作交流、友好相处,逐步形成良好的交往方式。

2.正确引导。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引导,如对不同性格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区域游戏中采用个别教育、小组教育等方法。

3.鼓励与同伴交往。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交往,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交往方式。如让幼儿和同伴一起合作游戏、互相学习;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等。

五、通过角色扮演,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同伴进行互动,相互交流与合作。在角色扮演中,幼儿能够体验到角色的感受,理解角色的行为,并且学习不同的行为方式,通过模仿与体验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进行角色扮演,从中获得社会交往经验。如在小班幼儿进入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模仿《熊出没》中熊二的样子去扮演。当教师提出:“熊二今天穿什么衣服?”幼儿们很快就想出了适合自己的衣服,并且说:“熊二今天穿上XX衣服。”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我们也来扮演一回熊大和熊二吧!”幼儿们纷纷表示赞同,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通过角色扮演能够让幼儿学会倾听与表达的方法,进一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六、有效指导和评价,帮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

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游戏的内容不合理、时间安排不合理、材料的投放不合适等等,教师要善于指导和评价幼儿[3]。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因为规则意识差,经常会抢玩具,打架。教师在游戏中可以引导幼儿自主协商确定游戏规则。如:“今天我来当爸爸,你来当妈妈好吗?”“我们大家来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好不好?”等等,教师也可以采取轮流当爸爸、妈妈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协商、学会分享。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共同合作。评价可以采用正向鼓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七、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我们通过开展“小班小朋友自己的名字”,“大班学儿歌”“给妈妈做一张贺卡”,“小小礼仪员”“小记者采访”等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共同游戏,在与同伴交流中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幼儿的社会性品质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结语

总的来说,区域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通过参与区域游戏,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和发展各种技能,如分享、合作、解决问题和决策等,还可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建立自我意识,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雪莲.区域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与分析[J].中外交流,2020,27(24):124-125.

[2] 穆亚萍.关于区域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7(89):184.

[3] 段雅欣.探析区域游戏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2(30):155-15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