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这一理念下,教学、学习和评价应相互协调、一致,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是开放与活跃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进而实现教学统一。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明确教学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学目标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期望,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的重要依据。首先,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一次函数”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够解决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目标明确、具体,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导。其次,教学目标应具有全面性。除了知识目标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例如,在“概率初步知识”这一章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待数学的态度和情感。”这样的目标既关注知识的学习,又关注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例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通用形式,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个问题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合作学习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数据的分析”这一章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特点,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实物、图片、模型等道具进行讲解和示范。
三、创新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能否对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衡量教学评价是否有效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创新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与归纳相关经验。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实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无理数和平方根知识的理解,及时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教学时,以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共同合作探究的积极性等方面评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在课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以上措施,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数学史是数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数学史中的思政元素,如数学家的奋斗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通过介绍相关数学家的故事和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许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应用于社会生活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介绍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实践能力;在讲解统计知识时,可以引入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政品质。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和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积极贯彻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青.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73-74.
[2]许国平.中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现实困境与跨越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1):128-130.
[3]陈佳玉“.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