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张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帆,.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90.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领域,如何推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地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探讨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以期为相关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DOI:10.12721/ccn.2023.157090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小学美术基础》课程建设及推广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Z202211)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以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制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该县的农村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不高等。在该背景下,需要制定有效的专业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当地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采用科学的教师发展战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

1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推动地方教育进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繁荣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民族地区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使命,更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农村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1)促进人才培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优质的教师则是教育质量的核心,通过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2)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而这些宝贵的资源正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来传承和弘扬。通过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地方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推动地方文化的蓬勃发展[1]。(3)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质量普遍较低,农村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改善教学质量,缩小与城市地区的教育差距,为学生提供更公平的教育机会。(4)满足地方发展的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农村教师需要为地方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人才,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5)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影响力。优秀的教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

2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1双语教学有待加强

双语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存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流通的语言有两种甚至更多,导致人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同时使用多种语言的情景,为了方便沟通和交流,往往以一种语言为主,以另一种语言为辅或者两种语言并重。在调查中发现当地教师教学中会用双语,这是因为部分地区的普及程度相对比较低,缺乏学习汉语的环境,学生在家庭语言环境里自己的母语占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没有能力教自己的孩子汉语,所以学生在上课时,教师都用汉语教学会出现学生不理解甚至不懂知识点的意思,就需要侗话的加持,对于不是少数民族的教师就会出现无法适应教学环境。

2.2缺乏完善的支持系统

在部分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中,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相对有限,很难获得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学科知识,导致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难以提升,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在部分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中,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相对有限,很难获得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学科知识,使得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难以提升,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农村教师孤立于教学岗位,缺乏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导致教师无法分享经验、交流教学方法,限制了专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2.3教师培养方式单一化

在民族地区的农村教师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了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缺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专业素养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通常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使得教师无法接触到更广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民族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上存在差异,但单一化的培养方式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导致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感到困惑和无助。

3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战略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以明确,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能够全面推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但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质量受到很大负面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多项科学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

3.1加强双语教学,保证教师适应民族区域环境

在民族地区,特别是侗族自治县这样的地方,侗语作为当地居民的主要交流语言之一,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需要将侗语与汉语有机结合,开展双语教学,这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汉语,还要学习并应用侗语。教师在双语教学中面临语言教学、课程设计等挑战,需要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双语教学需要相应的教材支持,相关教育机构可以研发适用于侗族自治县的双语教材,内容涵盖侗语和汉语,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情况。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建立双语教学示范校,为其他学校提供经验和参考,可以成为教师培训、课程研发的基地,推动双语教学的广泛应用。教师应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习俗和传统,以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可以举办民族文化培训班,帮助教师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

3.2凸显民族区域特色,强化教师文化素养

凸显民族区域特色,强化教师文化素养,是提升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存在少数民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每个学校发展民族特色不一,举办的民族特色活动多种多样。这里文化习俗多样,民族风情保存完整。包括“侗族大歌”、“踩芦笙”、“壮族三月三”等等少数民族习俗文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教师基本功,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素养,以便教授学生并开展学校特色文化活动,所以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以丰富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育内涵。首先,可以通过丰富教师的文化学习,培养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教师培训中可以设置有关当地民族文化的课程,使得教师了解民族历史、风俗习惯、传统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教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其次,可以借助民族文化资源,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设计与民族传统相关的教学活动和项目,例如可以通过民歌、舞蹈、手工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第三,可以通过组织民族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民族节日庆祝活动、民族传统展示等,使得学生和教师亲身参与其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最后,需要鼓励教师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当地的民族文化,挖掘出更多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和案例,并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2]

3.3构建完善的支持系统,提升教师培养效果

少数民族农村小学教师,工作复杂性,再加上不合理的教师结构,致使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所以需要构建支持系统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可以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比如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在线培训等,为农村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交流活动、研讨会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专业素养。为了支持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建设资源丰富的教育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教育课程、教学案例等,可以开发教育应用软件、网络课程平台等,使得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资源,并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鼓励教师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为了激励农村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发展,可以设立专业发展奖励机制,通过评选优秀教师、颁发荣誉称号、发放奖金等方式,表彰和奖励在专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支持系统中应当建立个性化发展规划,根据教师的兴趣、专长和职业目标,为其量身定制专业发展路径,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和指导,帮助教师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计划,提高专业素养。除此之外,构建完善的支持系统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可以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举办师德师风评选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

3.4创新教师培养方式,促进教师综合能力提高

为了促进农村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应当构建多元化的教师培养体系,包括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和培养项目,通过举办集中培训、分散培训、项目培养等方式,为教师提供系统性、针对性的培养机会,使其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农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等方式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应当鼓励农村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素养和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组织教研讨论、课题研究等方式,促使教师深入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同时可以鼓励教师与城市学校或其他地区学校开展合作,分享教育资源,拓宽教学视野。在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导师,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通过导师制度可以帮助新教师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开展专业评估和认证的方式,激励农村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道德等进行评估,为教师提供成长的机会和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可以成为地方教育的中坚力量,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是推动教育公平、传承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希望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实践经验能够对教育领域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朱沈玮.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邓平,胡玉英,买尔哈巴·塔西帕拉提.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112-113.

[3]胡东,王亚军,郭英.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与教师胜任力的关系: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04):571-57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