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患者在医院住院疗养期间,由于其视力障碍很容易出现跌倒现象。所以,临床对眼科手术患者开展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跌倒的发生率,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1]。对此,临床越来越重视眼科手术患者跌倒的预防,循证护理是指参考科学的研究证据,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能满足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现将2022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眼科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眼科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通过计算机抽样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平均各有38例患者。研究组中,女性17例,男性21例。年龄均在30-66岁之间,平均年龄(49.75±4.18)岁。对照组中,女性18例,男性20例。年龄均在32-67岁之间,平均年龄(49.06±5.0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工作为:按时为患者换药,遵照医嘱对症护理;健康安全宣教,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免跌倒的发生。
研究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护理工作为[2]:(1)原因循证。查阅以往眼科手术患者跌倒的案例资料,并参考相关研究报道,明确眼科手术患者跌倒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安全意识淡薄、视力障碍等。(2)风险评估。根据循证跌倒的原因,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应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风险等级给予有效的预防护理。对于跌倒高、中、低风险患者,可在床头卡设置不同警示标识,用于提醒护士防范意识,适时提醒患者及家属,避免或减少跌倒的发生。(3)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及责任感,增强其预防跌倒的主动意识。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患者及家属安全防范注意的事项,讲解跌倒的原因及后果,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建议患者下床活动时,由家属陪同,并将日常用品放在方便患者拿到的地方。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跌倒情况,根据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自拟调查量表了解患者安全防范意识程度,评分在90分以上说明安全防范意识较高,否则较低。并做好护理记录。通过自拟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水平,护理满意度=(满意数+较满意数)/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 SPSS 21.0 版系统软件分析临床数据,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通过X2完成组间数据的检验。分析结果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跌倒事件(P>0.05),但研究组患者安全防范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一2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分析表[n(%)]
3讨论
如果眼科手术患者发生跌倒现象,很容易引发骨折、软组织损伤以及脱臼等不良事件,从而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所以,临床应该对预防跌倒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对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循证护理的理论知识及方法实施辩证护理,更加科学、有效,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风险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及责任感,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3]。通过原因循证,了解跌倒的有关风险因素,然后准确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等级,加强安全防范教育,进而有效避免了跌倒的发生,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跌倒事件(P>0.05),但研究组患者安全防范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询证护理的患者安全防范意识较强,可预防跌倒的发生。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进一步说明询证护理应用于眼科手术患者中,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蔡芳,黄艳华.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病人跌倒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6(4):93-95.
[2]龙乐乐,汪静.对行眼科手术的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7):248-249.
[3]郭红梅,蒋小英,谢艳菊,等.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9,18(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