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研究
羊长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羊长秋,. 幼儿教育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232.
摘要: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与小学、中学的教育不可同日而语。幼儿本身具有的学习能力有限且独立能力较差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一日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有力武器,课程游戏化对促进幼儿教育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推进课程游戏化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幼儿教育活动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策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232
基金资助:

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内容,因其自身具有的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且趣味性强的特征深受幼儿喜爱。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也逐渐强化了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因而实施课程游戏化活动是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在树立正确幼儿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探究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具体策略,促进良好游戏活动氛围的构建以及幼儿活动体验的优化,为实现幼儿活动质量的提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 目前幼儿教育中课程游戏化的现状

通过对现如今的幼儿课程游戏化活动进程进行观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如游戏活动时间和空间不足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幼儿园已经充分认识到游戏化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旧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具体体现在幼儿每天的生活作息和时间安排都是固定不变的,游戏化活动的内容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不仅如此,空间不足也是影响课程游戏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游戏的场所一般在室外或是固定的活动区域内,这些场所往往摆放着各种活动材料,幼儿如果集中参与某项游戏活动的话很容易出现扎堆、拥挤的现象,因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室外活动空间虽然充足,但是多个班级的幼儿同时参与游戏活动的话很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除此之外,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以及更新不及时也是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幼儿园由于经费等问题往往投放一些较为简单、单一的材料,且这些材料往往很长时间才更换一次,甚至长时间不更换,有的还存在活动材料投放过少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幼儿在玩耍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出现抢夺的现象,使幼儿之间出现摩擦和不友好现象。单一、陈旧的材料不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获取和发展,幼儿难以通过操作材料获取相应的知识,给课程游戏化的开展造成阻碍。

二、 幼儿教育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教师自身定位并对幼儿进行合理指点

教师本身的教育理念及其采用的活动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戏化课程的构建以及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幼儿受自身年龄的影响本身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他们对很多事物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并对教师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而教师应在树立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定位,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指导和引领作用解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阻碍和困难,促进幼儿对良好活动体验的获取及其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形成,课程游戏化活动也因此得以顺畅、可持续地全面发展下去。

例如,在开展“小小美术家”的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在给幼儿提供绘画需要用到的材料和素材之后,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素材内容的了解进行自主绘画,鼓励幼儿尽可能地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进行自由创作。同时,在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针对幼儿颜色和材料的使用做出过多的评判,而是应当在幼儿遇到困难,比如缺少材料或是材料受到损害时给予幼儿帮助,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如此,通过明确自身的定位并对幼儿进行合理指点,促进了教师职责的发挥以及游戏活动的进展,游戏活动质量和效果也因此得以不断改进和优化。

(二)、设定趣味活动情境

从幼儿的年龄及其身心发展特征出发合理创设游戏情境是推动课程游戏化进展的有效措施。幼儿本身具有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及其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多样化环境和丰富情境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同时,体验和实践参与式的游戏活动离开良好环境创设的话也是难以实现的。为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应通过对活动环境的巧妙设置来强化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与趣味情境以及真实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个人成长和发展。

以户外体育活动为例,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游戏的形式引领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比如设置“老鹰抓小鸡” 的游戏,这一游戏活动能使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全方位地锻炼。鉴于游戏内容本身较为传统和固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故事情境的形式赋予游戏活动新的内涵,即勇敢的鸡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敌人——老鹰抓到并偷走,拼尽全力地与老鹰斗争到底。小鸡们也积极配合妈妈共同守护自己的家园。通过创编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拟人化设置,能加强幼儿对游戏活动内容理解的形式促进其积极参与其中。如此,便将游戏活动与趣味情境巧妙融合了起来,促进了幼儿认知学习兴趣及其参与活动动力的全面调动,对提升游戏活动质量和效果产生了重要的推动意义。

(三)、引入安全教育内容 

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的一点是,幼儿本身具有的身体协调性较差且安全意识薄弱的特征往往很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令他们的身体受到伤害,给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加强安全教育并注重幼儿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做好安全准备、防范工作以及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指导工作,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及其自我保护能力,给课程游戏化活动的顺利进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并让幼儿自主操作运动材料和器械时,教师应首先对常见的运动器材和设施诸如各种小车、滑梯、跷跷板等等进行提前检查,保证提供给幼儿的运动材料都是安全无损方 害的。同时,在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密切略 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当幼儿出现打闹或是不正确操作运动器械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出来制止,让幼儿深刻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以及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安全教育贯彻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比如让幼儿园远离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的物品,诸如插座的插头、盛有热水的饮水机等等,并在这些物品的旁边贴上安全标识,在逐步提升幼儿对危险判断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如此,通过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并注重幼儿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解决了活动中已经存在或是可能会产生的阻碍,在提升活动质量的同时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注重开展家园合作

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化资源是为课程游戏化活动提供素材和载体的有力依据。而家长作为有着丰富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群体,无疑在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基础上,倡导家长参与游戏活动的素材供给、活动组织和策划以及活动具体实施等环节中来,利用家园共育的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和感受,让幼儿在教育合力作用的指引下得以健康、快乐成长。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应积极探寻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在转变传统单一教育模式的同时给幼儿提供丰富、新颖的活动体验,让幼儿在可持续发展的游戏生态中得以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赵甜甜.寓教于乐,促进幼儿课程游戏化[J].文理导航(上旬),2021(12):91-92.

[2]张媛媛,陈红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职业技术,2020,19(02):89-92.DOI:10.19552/j.cnki.issn1672-0601.2020.02.0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