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后通常会表现出强迫观念、冲动或行为等特征。目前,该疾病的发病原因还尚未明确,但通常认为个性、遗传因素、内分泌等与该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该疾病发生后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后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1】。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工作中可能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同时会对其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以此改善其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提高其整体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对强迫症患者进行干预,以此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症状的应用效果,现以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8例强迫症患者纳入到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的就诊时间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内,且所有患者均为我院精神科收治;将上述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每组均含44例样本;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2:22,最大年龄者47岁,年龄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为(32.54±1.54)岁;心理护理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2:22,最大年龄者46岁,年龄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为(32.43±1.46)岁。对两组样本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本组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仅接受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如饮食干预、生活干预、病情监护、用药指导等。
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本组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详细方法如下:①环境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医院和病区内的环境,向患者介绍医师和护理人员的配置,以此降低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陌生感,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同时,要为患者合理的安排病房,为患者营造出舒适、安静的病情环境。②情绪干预:在对患者进行对症药物治疗的前提下,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还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干预。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和沟通,要使用温柔、亲切的态度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患者发病期间存在强迫行为、暴力行为或者带有中伤性的语言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制止,必要时要对患者进行约束,同时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约束的重要性和意义,防止引发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期间,护理人员要指导家属禁止对患者进行责骂、打骂、斥责等,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促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问题,提升幸福感。③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明确告知患者,抑郁症并非一种生理疾病,其属于一种心理障碍。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及其家属缺乏正确的疾病认知,认知该疾病十分严重,从而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如向患者播放视频、发放健康手册等,以此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度以及治疗的配合度。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以耶鲁布朗强迫症状严重程度量表(Y-BOCS)为依据,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护理后的强迫症状进行评估,该评价表总分<16时判定为轻度或亚临床状态:16≤总分≤22,为中度;23≤总分≤31,为重度;总分>31,为极重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选择软件包SPSS23.0,t验证以(x̄±s)为方式的计量数据,X2验证以[n(%)]为方式的计数数据,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判定标准,表明比较差异性显著。
2 结果
2.1 组间对比护理前、护理后的Y-BOCS评分
组间接受干预前,其Y-BOCS评分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Y-BOCS评分降低,且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果显示出明显差异。详见表1。
表1 组间对比护理前、护理后的Y-BOCS评分(x̄±s,分)
3讨论
强迫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系统疾病,其属于焦虑障碍类疾病。部分患者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抵抗这类不良情绪,但是具有较大的难度,且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痛苦程度,导致病情加重【2】。患者发病后,该疾病的各类临床症状及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症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强迫症患者最为主要的手段,可供临床上选择的药物种类较多,治疗效果也比较类似。但是,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到其治疗依从性和整体治疗效果【3】。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以此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近年来,综合心理护理逐渐受到了临床上的关注。该护理模式能够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而改善其心理状况,同时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建立全面、综合性的护理方案,以此促进患者释放其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相较于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言,综合心理护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更高,效果更加显著。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对强迫症患者进行干预,以此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症状的应用效果。根据本次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显示:组间接受干预前,其Y-BOCS评分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Y-BOCS评分降低,且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果显示出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对强迫症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的强迫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可见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值得将其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