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体育教学工作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增强体育教学水平,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还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生长发育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必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素质
高中阶段学生群体面临各学科繁重的学习任务,且不可避免受到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影响,进而会使大多数学生长时间处于高压力、高强度的紧张学习状态下。如果初中生长期处于异常紧张的状态之中,则学习压力难以得到有效释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及学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期间,通过持续优化现行的教学模式,融入创新意识,丰富原有的教学方法、改变现行的教学思路,便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广泛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的机体素质,为保证学业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
结合权威科学研究资料发现,初中生的身体机能素质与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即学生身体机能素质越强,则潜在智力水平越高。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挖掘措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激发。而在优化现行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创新意识,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群体的机体素质,更能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智力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此同时,在初中体育教学期间,学生一般以教师为指导,开展一系列的体育运动,而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机体协调性及各器官的机能,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智力开发效果均得到有效保障。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
初中体育教师应牢牢把握新课程的要求,以人教版初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体育教学课程。初中生面临着沉重的课业压力,体育课程教学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强健他们的体魄,使他们树立积极进取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因此,教师应该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的生长发育为出发点,精心设置和安排教学课程,落实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可以向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具有充足经验的学校进行学习,制定完整的体育课程框架,为学生配置高阶的体育课程。然后再以本校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为基础进行优化,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由于受以往滞后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群体对体育课堂教学普遍感到枯燥,易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性心理情绪。为了大幅度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相关体育教师需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时刻调动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为保证体育教学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篮球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根据NBA比赛相关视频片段予以细化讲解,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快速掌握篮球相关理论知识与竞赛技巧,并给予学生群体强烈的视觉刺激,扭转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的教学氛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总体成效。
(三)构建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应该制订严格的体育教师选拔制度,制订明确的考核标准,为教师配置专业的岗内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学校应该定期引进优秀的体育教学骨干,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确保其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有机整合。
例如,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整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模式,并与模块化教学进行结合,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要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确保其与文化课属于同一高度。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期间,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机体素质,为个体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及时纾解心理层面的症结,解决成长方面的烦恼,排解内心压力,以此有利于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同时,初中阶段学业课程相对繁重,面临各种考试,因学习、考试成绩的波动造成心理情绪层面的沮丧感,进而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在体育教学期间,教师需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针对心理波动大的学生及时交流沟通,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给予鼓励,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内心压力,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体育课程学习。
比如,针对性格内向、参与体育学习不够积极的学生,教师有必要主动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和对体育课程的认识,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消除学生的顾虑。并且,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参加体育课堂活动时,通过做游戏、听音乐来缓解心理压力,积极融入到体育课堂当中,既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又使其高效完成体育课程任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体育课程能为课业繁重的初中生提供放松自我和舒缓身心的机会,初中生只有合理安排学习和锻炼的时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自身的成绩。初中体育教师应对人教版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剖析,为学生规划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培养他们的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汤红.新课程下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4):144-145.
[2]邓育鼎.试论新课程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3.
[3]王锋,武立强.关于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4):167-169.
[4]王科伟.新课程视角下初中体育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才智,202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