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产后大出血通常是在孕妇生产后的24h内,阴道生产时出血数≥500mL,剖宫产者≥1000ml,多数产后大出血的产生都是在产后两个小时内。此项工作是对88例产后大出血病人医学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着重论述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大出血的防治和管理。
二、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调查进行时间段为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二零一九年十一月,调查样本数量合计八十八例,所有病例均达到产后大出血检查标准,调查年龄段为22~37周岁,年龄平均(28.57±2.42)年,出血数为500~800mL病人七十九例,大出血数为800mL以上病人九例。
(二)方法
在本研究中设置了助产士护理部门,通过选拔护士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为部门主要责任人,对工作组内助产士和产后大量出血病人一一对应匹配,形成了明确的责任体系,并建立了护士干预措施,通过定期获取病人反应信息,对助产士的护理措施进行调控,形成了规划、实施、检测、总结的护士循环系统体系,以保证了护理质量。
(三)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护理
若孕妇为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大出血,或疑似胎盘留滞,应及时进行宫腔检测,操作时动态要轻柔,应防止对脐带的过分强力牵扯;若胎盘已脱落者,则应立即拔出胎盘;胎盘粘连时,应尝试徒手剥落胎盘并尽快拔出;若疑似胎盘植入者,应中止剥落,并依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胎盘脱落程度采用保守疗法或子宫切除术。若产妇因为软产道破裂所致的产后大出血,须进行全面缝合止痛处理,软产道残余血肿者宜先切开残留血肿,再清理积血,然后全面缝合止痛,必要时也可留置橡皮片吸引。助产士在对产后大量出血产妇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需保持沉着冷静,并适时正确的进行吸氧保暖以及导尿等护理干预,同时密切监视各种生理指标并适时的将产妇各种生理指标及时报告给医生,并配合医师进行检查以及止血护理等预防措施。延长按摩子宫持续时间,促进宫缩,防止产后大出血,同时通过针对性护理与措施防止产后的各种并发症。孕妇大量流血状况下自身抵抗力减弱,因此应进行抗生素类药物处理,同时对孕妇做好膳食护理干预,提高各种营养素的摄取,促使自身康复。
(四)产后的管理预防
产后出血的防治一般从产前护理开始,分娩期的管理特别是第三产程的及时干预,是防治产后大出血的重要基础。产后2小时内或有高危原因者产后4小时内是产后大出血发病的高峰期,所以产后检查也十分关键。产房助产士应根据孕妇具体状况进行孕期护理工作,并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如孕妇学校,多媒体宣教等)对孕妇进行卫生宣教,并重点对孕妇进行产检,产中及时处理基础病变如纠正缺血和凝血功能等,从而让孕妇更加了解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原因。妊娠生产过程中,助产士应全程陪护,告知产妇保持足够的休闲时间,并进行每日饮食调整,严密观察宫缩、胎心音、子宫膨胀、先露减少等现象,定期检测血压,适时排空膀胱尿道,并及时精确的记录生产阶段进展情况,如果生产阶段或持续时间延长,则必须适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妊娠者进入第二产程,接生员要密切观察胎心,宫缩间歇期和先露下降现象的情况,在接产后还要个性化指导妊娠者合理的利用腹压,并选择正确的方法助产,用手掌握胎儿娩出方式,使胎儿在宫缩间歇时间内缓慢娩出,防止胎儿娩出速度过快,造成胎儿生命及产道的伤害。
三、结果
分析八十八个病人产后大出血的情况,产后两个小时内出血患者的比率最高,具体结论如下图。
图一 统计产后大量出血的时间和原因[n(%)]
四、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分析得出产后大出血因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子宫紧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创伤等,其中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大出血的最重要原因。造成产妇宫缩乏力的原因,还有心理压力较大、不按时参加产检、产程的延误、临产期间过于劳累、生大儿、羊水过多、妊娠综合征等。有关研究人员指出,产后两个小时内正属于产后大出血高发时期,因此面对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产房助产士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性干预举措,在产后两个小时内医生应全员陪伴孕妇,并严密监控各种正常生理指数,以做好防范性的保护措施,从而减少了产后大出血发病率。
产房助产士在监护过程期间应采用一一对应全程监护方法,做好对孕妇生理情况和面色精神状态的观察。第一生产期间监护应以心理监护为主,减少焦虑恐慌的情况,若孕妇发生疲劳或产程延误,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置。第二生产期间护理的基础为引产,助产士应引导孕妇合理利用腹压法,孕妇前肩娩出时应按医嘱肌肉注射缩宫素10u。第三生产期间应注意进行胎膜和胎盘完整性的检测,若出现残留需采取相应的清宫处理,同时对产后的高危孕妇进行缩宫处理。产后两个小时内应进行软产道观察,以及时发现会阴或阴道的轻度出血,严密检查孕妇生活体征、精神状态、面色、转阴时出血数、宫缩和宫底位置、会阴切缝有无肾上腺炎以及少量出血,并正确估算大出血量,若出现少量的鲜红色性大出血时,需及时进行对子宫和软产道的复查检查,确定有无存在宫腔积血或活动性大出血。此外,助产士还应做好一般的监护干预工作,若孕妇发生心烦、口渴等表现时,应警惕休克,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师开展积极的抗休克处理。
由此可知,产后大出血常发生在产后两个小时内,且大部分的出血因素都与宫缩乏力相关,因此采用产房助产士的有效监护干预和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产后大出血风险和出血量,因此值得在医院应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万忠,喻莹.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5):5167-5168.
[2]张玲莉,田永红.责任制护理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出血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