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姚小才 郭桂红 惠红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姚小才 郭桂红 惠红娟 ,.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J].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1.
摘要:
语文学科是一门集聚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传统教学中,对人文性重视不够。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成型的关键期,在此阶段,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对语文课程中德育内容的落实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如何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小学语文思政育人
DOI:10.12721/ccn.2024.157021
基金资助: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利用学科特点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把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门语言运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生活中它是我们交流思想、传递情感、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德育教育的一种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涵养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学习过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他们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比如,在人物传记类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了解人物事迹的同时,领悟人物优秀品质,体会人物人格光辉,聚焦文本表达出的核心价值;在古诗词、诗歌类教学中,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品悟作品意境和作者的内心世界,聚焦文本思想内涵的核心价值,都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可以聚焦的素材。

例如,在《詹天佑》一课教学中,文章层次清楚,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可以围绕“杰出、爱国”这一线索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在《我不能失信》一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课堂质疑环节,与学生互动交流,如“周末时间,如果你约好了与同学出去玩,而他却不知何故没来,你将怎么办?”,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加强核心价值观在日常教学过程的渗透。我们还可以在教育活动中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比如收集诚信格言,“诚信书架  诚信阅览”等德育活动阵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其实,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素材,诸如诚信、友善、和谐、孝悌、感恩、责任等,只要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钻研、梳理,就可以在课堂上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在习作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文字更是一种有力的表达方式。习作则是一种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方式,在习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内心中消极的成分进行剔除,帮助其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底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以德为先”,教学生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当然要德育为先。当下的作文教学中,只关注写作技巧,不关注育人功能的现象依然存在。其实,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文章,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将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融入到写作当中,由此表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写日记的好习惯。日记能够将生活中的看到的、听到的和经历过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用文字记录学生的真实情感,更能够体现出作者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

三、在读写结合中寻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长点

课文留白,是文章内容的延续与拓展,是有无限可能的,也是“读写结合”的最佳时机。教师可利用此教育契机,结合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思想,适时引导,既是对课程思想内容的引申、升华,又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如《蜘蛛开店》一课,课文留白处要求学生对蜘蛛开店进行续写。是改行还是继续开店?卖什么?怎么卖?还能再论个儿卖吗?如果按照尺寸、长短来卖,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这一系列内容的延展都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次很好的思想上的培育、行动上的践行。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砥砺奋进。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坚持五育并举,坚持德育为先,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不忘教书育人使命,在语文教育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扎实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文教资料2010年(34期).

[2]邢立娜.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教育观的内在统一[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2)04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