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李岩松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岩松,.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教育探索,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085.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导向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多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点问题。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就需要加强基于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挥出新媒体时代的优势,塑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进而有效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实践
DOI:10.12721/ccn.2022.157085
基金资助: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也更加的丰富,但同时也给大学生三观的树立带来了影响【1】。当代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普遍存在思想行为活跃的基本特点,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预,一旦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就会出现严重偏差,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此,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应该积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辟一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新媒体时代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如今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电视网络等都成为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新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多种新型技术的融合应用,从而突破以往地域、空间以及文化的限制,让信息能够快速地进行传播【2】。学生作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人物,由于思维比较活跃,同时对新鲜事物有很高的接受能力,所以基于新媒体时代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发挥出新媒体的平台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平台载体,比如说可以借助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大学生,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新媒体的主要优势就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比如说,信息可以从电脑传送到手机甚至是数字电视,这样的传播形式被叫做流媒体,流媒体可以充分的渗透到每个微小领域。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也能够利用手机或者电脑,及时关注或者了解社会发展状况、新闻热点以及国际局势等内容。同时高校也可以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的可信度,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大大增强。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网络新平台,发挥新媒体的育人功能

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期间,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基于新媒体时代构建网络新平台。从学校角度来看,应该打造网络教育大格局,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媒体平台,同时设置独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以便加强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运行【3】。比如说,可以积极打造高校官方微博或者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这些新平台不仅可以传递相关信息,而且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认识,以便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应该构建新媒体组织体系以及信息化工作机制,为新媒体正面效用的发挥提供重要保证,同时也能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加强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培育,提高教师对新媒体的认识以及操作熟练度,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新媒体的正面作用。

(二)抓住高校网络话语权,强化新媒体思想育人职能

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需要重视硬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外,更应该注重新媒体平台软件内容的建设工作,保证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内容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关注点和需求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吸引以及感染大学生,并实现大学生自我素养的提升。所以,高校需要注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构,在内容方面应该注重网络热点内容,并鼓励大学生开展网络话题讨论或者专题学习,以便实现积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意识以及问题分析能力【4】;在形式方面,应该结合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根据网络话语的范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借助图片或者微视频党更加多样的形式展示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以及方针政策,从而掌握好舆论的正确导向。

(二)注重网络交互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需要始终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同时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出新媒体的互动特点,让新媒体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得到提升。比如说,可以借助新媒体加强高校与大学生的双向沟通,以便让学校可以了解大学生在生活、情感以及就业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自我想法表达的渠道,真正的做到为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扰,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新媒体润物细无声的功能。

三、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这是关乎大学生以及国民整体政治素养发展的关键。对此,高校就应该充分的发挥出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董雅华,赵成林.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学理定位与可能性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3).59~64.

[2]张毅翔.重大风险防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与发展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21,(1).53~58.

[3]丁凯,宋林泽.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的机理及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6).101~105.

[4]艾楚君,焦浩源.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9,(6).15-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