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胡梦琦 龙媛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胡梦琦 龙媛媛,.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杂志,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255.
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均较少,出血量较少,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较低,并发症较少、患儿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中,精细化护理有着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它能够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缩短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新生儿PICC置管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255
基金资助:

引言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具有维护方便,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PICC置管能够解决多次穿刺所带来的不便,更好地保护外周血管,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质量。然而,通过对 PICC置管过程中,新生儿很容易出现导管脱落、移位、堵塞等多种并发症,从而极大的影响了PICC的留置时间和预后。为了更好地探究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具体,现专门选择20例新生儿进行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10例中日龄1~12天;对照组10例中日龄2~11天。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操作相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介入,就是在正式置管前,要跟患儿家长解释此次操作的目的、重要性以及步骤等,家长要与护理人员的操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要及时地将患儿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并且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在置管结束之后,还得仔细地做好自己的日常保养工作,时刻注意自己的置管状态,如果出现了任何的异常,都要及时地对症处理。

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具体为:(1)留置前细致的治疗。及时对患儿家长展开必要的健康宣传,重点对他们讲解PICC置管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对患儿家长所提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回答,并在这个基础上,多给他们讲解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 [1]。(2)对置管期进行细致的护理。采取平卧位置管,双臂向前伸出90度,为了更好地减轻患儿的不适,护理人员在穿刺的时候要面带微笑,眼神温和,声音轻柔,要做到精准、平稳、轻柔,尽可能做到一次就能完成。在穿刺之后,对于导管的位置的调节一定要在X线下进行,并进行适当的固定,为了更好地监测并发症,需要对插管长度障碍等进行精确的测量与记录,并且要对置管日期、时间以及各路径的药物等信息进行标注,最后要严格遵照医嘱,与输液设备相连,进行相应的输液治疗。(3)置管术后护理。①冲管:治疗间歇期每6小时冲管1次;一般导管连接正压接头,必要时连接延长管;如连接肝素帽则需封管,方法同套管针消毒正压接头(接头每7天更换1次)以脉冲方式注入生理盐水或1u/ml的肝素钠注射液,保持正压冲管必须使用≥10ml注射器。②镇静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轻拍、安抚、抚触等方法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在患儿睡觉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喂糖来达到镇静的目的,同时要对未置管者的四肢进行恰当的限制,同时要尽量减少患儿的激烈运动,以免患儿发生移位、脱落、断裂等不好的现象[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置管效果;观察组的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提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置管效果对比。观察组的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置管效果对比(x̄±s)、(n,%)截图1740966761.png

3讨论

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属于一种安全、快捷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生儿进行了有效的保护,防止由于多次静脉穿刺而导致的对婴儿的伤害。根据临床观察,PICC置管过程中,由于新生儿发生各类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为了获得更好地置管结果,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精细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它可以对护理措施进行更细致地细化,并按照护理需要进行有效的介入,从而有效地提升临床护理效果[3]。为了使护理工作更有条理,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护理人员团队;在导管前进行个体化的操作,能够降低导管过程中的不良影响,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采用舒缓式的照护方式,能为病人营造一个更为舒服和安全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病人的顺应性;对患儿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家属充分认识到PICC置管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更为有效地配合PICC置管工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过开展精细化护理以后,不仅取得了很高的护理满意度、置管效率,且并发症少、患儿并发症少,整体效果明显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通过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新生儿实现早日康复,提高置管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依从性,缩短置管时间、留置时间,降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沈豆豆陆玉婷.早产儿PICC置管护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国社区医师,2021,037(034):143-144.

[2]吴伟伟.探究新生儿PICC中采用预见性与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J].2021.

[3]吴莹,张静,马杰,等.个性化护理在PICC置管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J].20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