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曹姗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曹姗,.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护理研究杂志,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258.
摘要:
目的:研究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实验组(n=48)、参照组(n=48)。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实验组患儿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变化及时长。结果:经过急救后两组患者与急救强体温相比明显降低(P<0.05);组间急救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相比,实验组患儿用时较短,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是比较理想的救护途径,能在第一时间进入抢救流程中,可降低患儿脑损伤风险与死亡风险,对患儿预后康复有显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258
基金资助:

高热惊厥好发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群体及,是儿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因抢救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小儿死亡,其高致死和高致残率应引起关注[1]。临床护理中,针对这类疾病应及时采取施救措施,与死神和病魔展开殊死搏斗。本文针对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实验组(n=48)、参照组(n=48)。实验组:男25例(52.08%),女23例(47.92%),患儿年龄在6月龄到5岁,平均年龄(2.31±2.13)岁;对照组:男24例(50.00%),女24例(50.00%),患儿年龄在1岁到5岁,平均年龄(2.52±2.28)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到8小时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两组患儿之间年龄、性别比例等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患儿在入院前后按照要求采取急救措施,在完成急救各项目后对患儿进行临床检查,采取护理措施,监护患儿生病体征,防止突发并发症。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儿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建立护理路径表

根据以往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最优护理路径,为患儿开通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保证充足的护理后援。护理人员参加急救工作3年以上,拥有丰富的急救经验。

(2)院内急救护理

患儿进入医院,应尽快转移到抢救室中接受抢救。首先应为幼儿建立通畅气道,提供氧气,缓解组织缺氧症状。将患儿与中心监护仪联通,立即进行解痉处理,采取降温措施,加快患儿降温。在急救过程中要对幼儿进行监护观察幼儿生命体征。尽量简化入院过程,及时将患儿转入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可以为急救争取更多的时间。当患儿经过急救病情稳定,应及时告知患儿家属,安抚家属情绪,避免紧张过度。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患儿基本情况,增加对患儿疾病的了解,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患儿出现并发症。

(3)急救结束后护理

在结束急救相关流程后,可以根据患儿病情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家属护理注意事项,观察幼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同时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在安置好患儿后应补齐各种住院手续,完善患儿病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急救前后体温变化;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症状缓解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软件SPSS 25.0 分析处理,当P<0.05时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高热惊厥患儿急救前后体温变化比较

经过急救后两组患者与急救强体温相比明显降低(P<0.05);组间急救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见表1。 

表1——两组高热惊厥患儿急救前后体温变化比较( x̄±s,℃)截图1740966761.png

2.2 两组高热惊厥患儿护理后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相比,实验组患儿用时较短,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高热惊厥患儿护理后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x̄±s)截图1740977654.png

3 讨论

高热惊厥对患儿身体产生严重影响,应优化护理流程,及时为患儿采取急救措施。在患儿进入医院后,应及时为小儿采取解痉措施,准为患儿降温,根据患儿情况及时制定救治护理方案[2]。避免对儿童大脑和其他器官造成永久性伤害,影响幼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可以降低患儿脑损伤风险,采取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是比较理想的救护途径,能在第一时间进入抢救流程中,防止患儿损伤、殒命[3]。通过本次实验,可以证明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小儿高热惊厥有显著干预效果,可以在短时间内降温,解决身体抽搐问题,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爱新,谢海枫,郑才,李志益,郑梦山.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研究,2022,30(12):126-128.

[2]张美苑,殷秀云.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1):2603-2604.

[3]严丹丹. (2020).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和常规护理路径模式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 2020年29卷3期, 164-165页.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