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探索
闻吉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闻吉能,. 家校合作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探索[J]. 中国教育探索,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0100.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初中阶段,教师除了教学之外最应该关注的方面。在新时期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初中生的心理也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各种心理问题显现出来,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就要进一步做好家校合作,双方共同助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合作的正确引导和关爱下,初中生在以后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都会自主选择积极乐观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初中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0100
基金资助:

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师要有效的分析学生的压力成因,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有效的激活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课堂表现和家庭表现制定多元化的心理教育方案。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教育观念,结合目前的教学发展要求和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特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压力。在生活上也能有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亲子关系更融洽,在沟通和交流中有效的提升家校合作教育的成效。

一、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家庭方面的压力

对于家长来说,辨别学生好坏的主要因素就是成绩,在家庭教育中虽然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一直没变,但是对于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给予满足。很多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对于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家长并没有足够的关注也没有基于满足,只会一味的要求学生提升学习成绩,长期这样的教学观念下,学生的思想也会变得激进,对家长失去期望。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在很多家庭教育中,都会因为做对比让本来和谐的沟通环境变得僵化,在家庭的压力下,学生没有体会被重视,自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自卑感。

(二)学习方面的压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工作的逐步改革,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校园表现逐渐被教师所关注,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表现的表消极成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校园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态度。由于学生存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很多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言,害怕说错话被嘲笑,而教师注重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足够的重视,不利于学生心态的缓和。在学校方面,虽然是教改阶段,但是升学率还是成为学校之间竞争的主要关注点,教学进度逐步加快,这让很多心存上进心的学生,看不到提升的希望,从而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

二、家校合作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师、家长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应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知识,引导初中生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活动,从而实现对学生不良心理的疏导。从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情况看,在学校大多是通过课程的方式进行,而在家庭教育中,很少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这也让学生感觉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枯燥的,配合度不高。对此在实践中,应该全面丰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取心理健康内容,如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观看心理学影视、开展心理剧等。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主要是借助团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对心理知识有良好认知,在游戏中学生也会充分感受到欢乐,能更好地审视、反思自我,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角色扮演是让学生体验相应的角色,并感悟角色的心理状态、行为状况,这种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心理学影视欣赏可以让学生对心理学更加具有兴趣,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感悟、应用心理学知识,并且学生之间还能相互提示。开展心理剧主要是学生在角色扮演的前提下,创作相应的剧本作品,实现团队表演,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地把握角色心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心理学内容。

(二)攻破心理防线

真正了解学生随着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不断的完善,传统的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在初中阶段充分利用家校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得到正确的引导,能够有效在沟通中建立更全面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和家长的公共努力下,有效的评估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把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观念进行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要想及时改变现状,教师可以从情感角度出发,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成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一些心理交流班会,结合社会上的一些家庭教育现象和自己家的生活特点作为案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就能有效的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通过情感教育攻破心理防线,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容的不满和期望,这样才能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最后制定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常态去填制,然后与家长沟通核实情况,先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心理疏导方案,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当家庭气氛变得更和谐之后,学生上学的情绪才会更乐观,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心理也会更有自信,通过家校沟通有效的改善学生的消极心理。

(三)完善家校联系平台

在实践中为了确保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共同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平台。家长要发挥出自身对学校的监督、参谋作用,加强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为教师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学生资料。在信息化时代下,社交手段越来越丰富,QQ、微信、电话等都成为人际交往的关键途径,中职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这些现代化手段来推进与家长的沟通,特别是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是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后,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双方共同制定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方案,双管齐下实现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时期下,很多家长为了加强与自己孩子的联系,都给自己的孩子配有智能手机,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及心理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后可以通过手机对其进行疏导,或者是向教师反映,家长会在这种情况下不自觉地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进一步丰富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QQ、微信、电话、校讯通等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将学校的工作要求传达给家长,让家长能对学校教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家长也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与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双方更容易达成心理健康教育共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心理健康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情况,而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开展,家长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学生信息情况,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引导,疏导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实践中,开展家校合作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指引家长能掌握正确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规范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安璐.基于家校合作视域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神州,2020(5):1.

[2]宋玉友.关于家校合作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讨[J].东西南北,2021(9):1.

[3]杨淑芳.融媒体时代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J].大众心理学,2020(10):2.

[4]蒋冬梅.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及实施路径探索[J].家长,2021(22):51-52.

[5]梁毅明.家校合作对初中生个体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师,2021(07):13-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