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尤其是在数学课程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在新课标背景的要求下,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课标认识不足
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新课改”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很多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仍然有很多的误解,没有真正领会到它的含义。一些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没有把教材作为参考,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觉得它对新的教育方法起不到引导作用。这表明,新课改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还不够大,对新课改的影响还不够大,影响了新课改的效果。
(二)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太过保守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老师还在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某些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会利用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记忆和强化,但是,这样的方法经常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过于传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老师在教育方式、观念上都存在着一些不足。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构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队伍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老师,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对教学观念进行创新的老师们,他们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来改善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观。要以现代的观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知识体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把现代的教学技术运用到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的学习用品和学习的工具。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终生的学习。学习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事情,唯有通过持续的学习,我们才能使我们能够适时地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从而使我们能够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匹配。
(二)创造科学的教育资源与创新环境
教室环境与教学资源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要从学生的认识特征、学习规律出发,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创造出一种令人愉快的课堂气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中,老师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根据课本和学生的具体状况,创造出一种有效的学习情景。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中,我可以用两个同样长、宽、高的物体来说明它们是一个长方体还是一个正方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当两个物体的长,宽,高都是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求出物体的体积。又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告诉他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对称性的图形。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
利用信息科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教学,能够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特性,来转变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数学老师可以利用科技,创造出许多轻松、通俗易懂的线上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实际经验中,既能培养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又能在深度的探索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的自学水平得到提升。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快速便捷的特点,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开展多种线上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运算上的缺陷。另外,这种对信息可以进行分析、总结的教学方式,可以使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更加频繁,帮助老师查找漏洞,并能了解课堂上的问题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四)采用分层教学
分级教学法的中心思想就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出差异化的教育计划,小学生在智力和情感方面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孩子发展迅速,有些孩子发展缓慢,只使用一种教学计划,会对一些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在制订教育规划时,要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以此来提高教育的质量。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激励,并通过组建学习团体来指导他们。在组建学习团体的过程中,要尽量淡化学习成果所扮演的角色,维护他们的自尊,优秀的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学习团体里教别的同学,在提升别的同学的成就的同时,也能加强自己的知识。
(五)开展生活化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提出了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理念。让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中,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感受到对数学的深刻理解。把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际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始终将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出发点,在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的能力,让他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情景中自如地进行变换,以此来发掘他们的数学学习潜力。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数学的影子。所以,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也能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生活。通过这种生动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对生活进行探索,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的指导下,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已逐步深入,效果明显。这种变革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变革,也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以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他们的数学素质与创造力的发展。从长远看,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要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积极地探讨适合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占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85-86.
[2]李修刚.基于新课标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叮.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