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科学预防与控制
温丽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温丽华,. 探讨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科学预防与控制[J]. 预防医学杂志,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244.
摘要:
为了减轻近视对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负面影响,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率,减轻近视的危害性。本篇文章围绕着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控制,分析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认识近视的危害性,进而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近视预防方面,应该侧重于健康宣教,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用眼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帮助其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近视控制方面,采取配镜矫正,阿托品滴眼液等措施,可以有效延缓近视的发展,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近视科学预防控制
DOI:10.12721/ccn.2023.157244
基金资助:

前言:近视是多发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眼科疾病,主要受到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眼轴增长、眼球变形等眼球结构改变,形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后,视力的下降,对日常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1]。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发生眼底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为了减少近视对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不良影响,需要及时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制定近视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时,应该密切关注儿童青少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了解其用眼姿势是否正确、用眼距离是否合适,同时也要考虑到光线、营养、运动对于眼睛发育的影响,进而加强眼部保健。根据近视的发生、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轻视力损伤程度[2]。我们近十几年来在参与幼儿园,小学,中学学生查体工作中,发现学生近视发病人数显著增加,且逐渐低龄化,查阅近年来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的研究报道,根据近视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对近视的预防措施、近视发生后的控制方法进行总结,为儿童青少年的眼部保健提供指导与参考。

1.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近视是常见的健康问题。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为假性近视,患者由于眼部肌肉紧张、晶状体调节失衡,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经过适当的休息、训练后,患者视力能够恢复正常。眼轴增长等改变时,属于真性近视阶段,出现无法恢复的视力损伤[3]。眼轴的持续增长、眼球的持续扩张,则会加重视力损伤,发展为高度近视,存在青光眼、黄斑变性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了防止视力的持续下降以及降低眼底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应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控制,需要具体了解近视的发生原因以及影响近视发生、进展的多方面因素。遗传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在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的情况下,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几率较高。因此,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控制,应该考虑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应及早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在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进展的过程中,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用眼时间过长、用眼距离过近、用眼环境的光线过强或过弱、电子射线刺激等情况下,均会增加近视的发生几率[4]

相关研究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病因主要包括近端因素(基因,生物学因素)、中间因素(近距离用眼过多,缺少户外运动,人工光照时间长,睡眠不足)、远端因素(城市化,超前教育,升学压力,智能手机的应用等)[5]。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控制,应该重点加强对中间因素的干预,尝试改变远端因素。针对存在近端因素的儿童、青少年群体,需要加强对近视的检查,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视觉健康与眼疾病谱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室内活动与近距离用眼,越来越少的户外活动时间,而主要的视觉健康影响是近视的普遍流行。近15年来,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儿童每周户外活动时间越长,发生近视风险越低。

2.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害性

近视的发生,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受到近视的影响,儿童青少年会出现视物模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无法清楚的观察物体、景象,导致其观察能力的下降。部分儿童青少年因近视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导致其性格孤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高度近视阶段,患者发生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往往会产生长期、持续的负面效应。儿童青少年未来的升学、择业,会因为近视受到限制。近视的持续发展,会加剧眼轴增长、眼球变形,患者在视网膜变薄、脱离的情况下,发生眼底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等疾病的发生,会进一步加重视力损害[6]

3.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

3.1家庭健康教育

医疗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之间紧密合作,围绕着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眼部保健相关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在社区内设置宣传栏,张贴有关近视预防的宣传海报,普及健康知识。该过程中,儿童青少年家长通过对近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具体了解近视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危害性,进而提高其对于儿童青少年眼保健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能够对儿童青少年的用眼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7]。针对儿童的不健康用眼习惯,及时予以纠正,防止出现用眼时间过长、用眼距离过近、用眼环境的光线过强或过弱的情况,尽量减少儿童青少年对于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避免受到电子射线刺激。为了具体了解儿童青少年的眼部健康状况,家长需要陪护孩子,定期接受眼科检查,根据眼科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加强眼部保健。在日常饮食中,选择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菠菜,胡萝卜,西红柿等),有益于眼部健康。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对预防近视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8]

3.2校园健康教育

在校园内举办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发放有关近视预防、眼保健的健康手册,举办关于近视防控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具体了解预防近视的基本知识、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近视预防相关知识,可利用多媒体作为健康宣教的工具,利用图片、动画、视频,形象、生动的呈现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近视预防、眼保健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自觉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与此同时,学校应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校园内组织开展户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时间,进而减轻其眼部的负担,对于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有着积极的影响[9]

4.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控制

儿童青少年出现近视症状后,需要及时接受眼科检查,了解视力下降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近视的持续进展,进而延缓视力下降,减轻近视对于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负面影响。

4.1配镜矫正    

通过视力检查,确诊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需要根据其近视的严重程度,进行配镜矫正。在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的配镜矫正中,可以选择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或多焦点隐形眼镜。在近视矫正中,框架眼镜是广泛应用的矫正器具,具有简单、安全、便捷等优势。根据验光、视力检查结果,选择合适度数的凹透镜,安装于镜框。近视患者在佩戴框架眼镜后,能够正常视物。在佩戴框架眼镜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如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则需要适时增加眼镜度数。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能够延缓视力下降[10]

角膜塑形镜在近视矫正中的应用,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需要在睡觉时佩戴,在白天的学习、生活等活动中,患者可以裸眼视物。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通过佩戴角膜塑性镜,可以暂时矫正近视,具有延缓眼轴增长的作用,进而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但是在佩戴角膜塑形镜时,对于验配的专业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操作不当,容易对角膜形成损害。多焦点隐形眼镜用于近视矫正,无需使用镜框,可直接将眼镜贴合于角膜,更加美观、方便。但是在佩戴隐形眼镜期间,需要严格进行卫生管理,做好相关的保养工作。如保养不当,存在着角膜感染的风险。在配镜矫正的过程中,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或多焦点隐形眼镜均可作为选择,需要根据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眼镜。

4.2阿托品滴眼液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控制,配镜矫正是常用的方法。为了更好的控制近视的发展,在配镜矫正的基础上,可以应用阿托品滴眼液。在眼部滴加0.01%阿托品滴眼液,药物能够作用于视网膜上的M受体,产生拮抗作用,对于缓解巩膜缺氧、增加脉络膜血流灌注压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对眼轴长度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延缓近视的发展。与此同时,阿托品滴眼液的应用,能够起到缓解眼部肌肉痉挛的作用,有效缓解眼疲劳,对于延缓近视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罗妍等人的研究报道中,对比分析了角膜塑形镜联合0.01%阿托品与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接受角膜塑形镜联合0.01%阿托品治疗的患者,近视控制效果相对更好,同时可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11]

结论:综上所述,近视的发生、发展,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身心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及时进行防治。在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控制中,需要考虑到遗传、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在社区、校园范围内,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普及近视预防、眼科保健相关知识,提高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重视程度,进而加强眼保健。针对近视的发生,则需要及时采取配镜矫正、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矫正等措施,进而有效延缓近视的发展,降低眼底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