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专家学者都明确肯定了阅读对一个人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发现,阅读过大量课外读物的学生,往往其智力水平和语文能力更高,而阅读较少的学生智力水平一般。由此可以得知,课外阅读对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发展价值
(一)迅速丰富学生文学底蕴
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能够迅速丰富学生文学底蕴,在初中阶段中,学生已经具备基本阅读能力,其阅读效率与小学相比有质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有利特点来选取优质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通过课外内容的阅读迅速丰富自身文学底蕴,对于学生后续语文学习有极大帮助。通过学生阅读不同课外读物,能够了解大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无法接触到的文学内容,提升学生文学储备量。
(二)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
教育部推荐的初中课外阅读读物中,其大部分内容具有一定正能量,能够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初中阶段的学生其三观还不成熟,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中,网络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此背景下,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世界有清楚的认知,形成对互联网中的内容有最基本的辨别能力。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策略
(一)教师应不断挖掘课外读物的兴趣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天性贪玩,喜欢探索新的事物,所以,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首先,教师应该找到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点,让学生感兴趣。
例如,在阅读《天地九重》这本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解这本书属于一本自传,主要讲述的是杨利伟,一个少年的成长事迹,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宇航员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太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在太空遥望地球能看到中国的青藏高原,也可以让学生课下在网络上搜集有关太空的图片、视频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要探索了解更多的太空知识,探索更多的太空奥妙,那这本书可以带你开阔眼界、畅游太空。
(二)教师应寻找周围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无论任何方面的学习,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尤其是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大多数自制力比较弱,很难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这个时候都需要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用一些外部条件来熏陶学生,让他们在读书的氛围中养成阅读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一个图书角,里面可以摆放各种各样的书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无缝对接课外阅读,还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把家里最感兴趣的书籍带到班级,放到图书角,供其他学生观看,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看,在读书中我们通常说的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其实就是这样,自己的书买了便抛之脑后或者感觉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如果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的,就会珍惜这个时间,学生读起来也快,几天便可以看完一本书,读书效率也是非常高的。另外,教师还可以贴一些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这样既可以给学生创造读书的环境,又能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良好的读书气氛。
(三)教师应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提高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应传授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正确的阅读方法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果方法不对,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这几方面进行考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常见的有速读、精读和标注法。速读就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浏览式阅读,在阅读时像走马观花一样,从文章始到文章末都是一行一行地阅读,对文章进行大致的了解,掌握其重要内容即可;精读就是要逐字逐句进行阅读,慢慢品味字里行间要表达的意思和内涵,去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关系等,对文章进行系统化了解和分析;标注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好词、好句、经典部分进行大量批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种阅读方法不同,用的场合和时间也不同。例如,考试的时候,由于时间紧张,在进行短文阅读理解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采用速读的方法,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去读,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去原文中寻找答案,提高阅读效率。如果在课下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精读,在阅读的时候还可以进行批注,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教师要多组织课下实践活动,让阅读的知识发挥教育作用
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在阅读很多书籍之后,也一定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爱国的,有讲孝道精神的,有保护环境的。其实,学生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都可以把他们体现在生活中,学生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弘扬民族文化,生活中尊老爱幼,周末主动帮父母干家务,重要节日如母亲节或者父亲节时,可以亲自动手给父母做一份礼物,礼物可以是通过绘画、书法或者朗读的形式传递孝道精神。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弘扬传统文化、孝道精神的实践活动。例如,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在郊外组织“爱心礼品赠送活动”,凡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领取生活用品,来真正体现我们的爱心,在发放礼品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发放,体现学生尊老爱幼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也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更能开阔视野、发展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将课外阅读重视起来,推进课内课外的紧密连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丰富教学形式和评价手段,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水平,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以忠.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2]文忠鲜.让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走进课堂的方法[J].新教育,2019(13).
[3]谢丽坤.阅读教学一路芬芳——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型的实施[J].新教育,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