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科学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而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使教育回归本质,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以初中数学课程为例,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价值和策略,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分层教学的价值,从而立足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发展。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科学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而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使教育回归本质,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以初中数学课程为例,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价值和策略,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分层教学的价值,从而立足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发展。
一、进行学生分层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划分学生层次,设计和学生层次相对应的分层教学目标,实现目标导向,保证分层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在前期的备课工作中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探究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划分学生层次,完善目标设计。其次,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层次也在不断变化,教师应注意更新学生层次,构建高效的分层教学课堂。以“绝对值”教学为例。在本小节的教学中,教师立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学生按照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学困生、后进生。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很多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且尚未养成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需要教师加强关注。同时,这一层次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经历的失败次数较多,普遍缺乏学习自信心,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重拾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分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层:基础层。这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且初步形成了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和学习自信心,但学习能力较差,尚未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遭遇的阻碍也较多。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分层教学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第三层:提高层。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学习能力也较强,基本掌握了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热情高涨。相较其他层次的学生,更加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且渴望得到知识能力方面的拓展提升。
二、制订分层教学目标
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组织教学实践,在划分学生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新课内容为学生制订分层次教学目标,帮助后进生跟上课堂节奏,引导中等生和优等生在掌握课程重难点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第4节《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为例。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变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作图解决生活中的轴对称问题。数学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设计,聚焦于课程中难点制订出分层教学目标,引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数学抽象几何图形,感悟转化思想;引导中等生运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学转化思想;驱动优等生经历数学抽象、独立思考、画图尝试、理性思考等探索过程并激发其探索精神,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抽象思维。在分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开展教学实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舒缓学生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分层教学
在教学期间,进行授课分层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师分层教学期间具有创造性的一项内容,要求数学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并灵活掌握课堂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层次不同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数学教师可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认识、理解以及熟练掌握程度这些目标对不同问题加以设计,借助问题分层来让学生明确有关概念,让分层教学整体目标变得更加具体化,进而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的实施是教学中关键的核心环节,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掌握和把控的内容。其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策划,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从而对任务进行有效的设定。对于C层、B层和A层的学生,教师在课堂问答中需要有所区别。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先结合关键和核心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以确保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的,是教材和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而在后续的课堂问答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如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第一小问,检查这部分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难度系数相对比较低,如公式基本运用等。也可以让有想法的C层次的学生尝试着挑战第二小问。对于B层次的学生要解答第一小问和第二小问,通常情况下是公式变形和基础知识的向上拓展,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着对第三小问发起挑战并寻求突破。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需要完成所有问题的解答。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得。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了解学生数学程度、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层次组织分层教学,制订出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和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田伟东.因材施教: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J].华夏教师,2020(14):76-77.
[2]吴佩俊.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学周刊,2020(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