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发生在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反复发作,对患者鼻腔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功能性鼻窦镜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鼻外科疾病的治疗中。由于慢性鼻-鼻窦炎易复发,且术后恢复慢,容易发生分泌物聚集、黏膜粘连等并发症,故规范化的药物干预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双黄连是一种复方制剂,具有解热、抗炎、抑菌、改善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功能性鼻窦镜手术辅以注射用双黄连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较好,可促进黏膜修复,有效控制鼻窦黏膜炎症。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注射用双黄连辅助功能性鼻窦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炎性因子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科自2017年至2022年5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0例患者,观察组250例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250例患者:用0.9%的生理盐水,观察组250例患者: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
1.2.1鼻腔冲洗前的心理护理
鼻腔冲洗前,护士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治疗中配合注意事项,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应用亲切和关心的语言做耐心细致地说明,用浅显易懂的道理解释鼓励。患者首次进行鼻腔冲洗时,护士应在一旁指导,通过现场演示和文字说明,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冲洗方法,也可让患者先看看其他已掌握正确冲洗方法的患者如何洗鼻。针对患者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1.2.2鼻腔冲洗中的护理
1.2.2.1病情观察
护士要经常观察患者鼻腔冲洗的方法是否正确,不断纠正、教会患者自己正确使用一次性鼻头,还要告诉患者鼻腔冲洗的注意事项。冲洗时水平低头,禁止侧头冲洗,两侧鼻腔交替进行,一般先冲洗鼻塞较重一侧,然后再冲洗对侧,以免引起鼻咽部液压增高,导致中耳炎。观察冲洗液中有无血迹、痴皮及脓性分泌物等川。冲洗时嘱患者张口呼吸,勿用鼻吸气、讲话,同时不可做吞咽、擤鼻涕等动作,以免引起误吸、呛咳或中耳感染。若冲洗过程中出现咳嗽、呕吐、喷嚏、耳痛等不适现象,应立即停止,休息后若上诉症状消失,方可再冲洗。
1.2.2.2鼻腔冲洗时间和频次
根据病人病情、鼻部分泌物等情况,选择鼻腔冲洗时间和冲洗频次。常规冲洗治疗,鼻窦炎患者观察鼻腔若无活动性出血及其他不适则开始进行鼻腔冲洗,一次0.4g双黄连(冻干),配500ml生理盐水溶液。一天一次,30天为一疗程。
1.2.2.3不良反应的预防
鼻腔冲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需要加以注意及合理预防。鼻腔刺激的预防:冲洗时药液流速不宜过快,以免压力过高引起刺激,可根据患者舒适度缓慢调节。鼻腔出血的预防:对于伴有合并症的高龄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及其合并症,并且要充分做好患者冲洗前的宣教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在冲洗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1.3.鼻腔冲洗后的护理
1.3.1用物处理
冲洗完毕,头向前倾,让鼻腔内的残余药液排出,然后单侧分别轻轻擤鼻,以便排净药液,勿两侧同时擤鼻,防止药液进入中耳。指导患者勿用力擤鼻涕及挖鼻,以防鼻腔出血。冲洗用物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1.3.2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预防感冒。教会患者家庭型鼻腔冲洗器的使用方法,以保证患者出院后能进行有效的鼻腔冲洗。嘱患者3个月内勿用力擤鼻及用手挖鼻,保持鼻腔勃膜湿润。勿游泳,避免接触过敏源。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烟酒、肥腻食品。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 hs-CRP、IL-8、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 hs-CRP、IL-8、IL-6、TNF-α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 1 例泪道损伤,1 例筛窦腔闭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77%(2/53);对照组患者出现 4 例分泌物聚集,2 例术后出血,2 例筛窦腔闭锁,1 例泪道损伤合并术后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6.98%(9/53)。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97,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 RQL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 RQLQ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 hs-CRP、IL-8、IL-6、TNF-α 水平及各项 RQLQ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在鼻内镜的辅助下具有清晰的手术视野,能够有效清除病灶,避免对鼻腔与鼻窦等部位的不良损伤,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了对鼻部正常生理功能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手术质量。术后采用注射用双黄连进行鼻腔冲洗,有效抑制了局部细菌、病毒的繁殖,减轻了患者鼻腔局部炎性反应,促使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同时,双黄连鼻腔冲洗还能清除分泌物,为鼻窦、鼻腔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缩短鼻内镜术后创伤黏膜愈合时间,促使患者黏膜修复功能以及纤毛传输功能增强,使得患者鼻腔通气顺畅,从而改善患者嗅觉质量及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与李冰慧的研究结果一致,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配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具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样本量较小,且未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后期还需进行大样本、长期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注射用双黄连辅助功能性鼻窦镜手术可有效缓解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腔局部炎性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维超,林炎浩,朱水嫚,蓝玉翠. 负压式鼻腔冲洗治疗儿童急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36):7-9+12.
[2]杨欢欢,李新玉,杨旭东. 鼻腔冲洗在慢性鼻窦炎术后应用疗效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17):1643-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