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23

世纪中文出版社 ——“建设顶级中文期刊”为使命!期待与您同行......
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过程中人性化管理分析
王锋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锋,.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过程中人性化管理分析[J]. 护理研究杂志,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288.
摘要:
人性化管理是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该种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基于患者实际病情,出于患者治病考虑,结合患者疾病治疗需求,在减轻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痛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能够从整体上使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人性化管理
DOI:10.12721/ccn.2023.157288
基金资助: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本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并入住NSICU的患者家属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入住NSICU≥3天,且近期无转科或出院的可能;入选家属每日承担照护患者的最长且≥8小时;入选家属仅为患者的直系亲属,包含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所有入选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调查期间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出院或转科,家属中途因事退出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入选家属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年龄介于19~67岁,平均(48.23±6.33)岁;男性28例,女性27例。研究组中年龄介于18~65岁,平均(48.87±6.02)岁;男性30例,女性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需要为家属介绍治疗过程中该如何进行配合,同时告知家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除此之外,还应该协助患者及家属做好安抚工作、检查工作,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还应该为患者做好监护工作,包含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一旦发现检查指标异常应该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及时的处理方案。与此同时,应该配合医生完成有关药物和物品的准备。

1.2.2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第一,成立共享干预小组,由手术室主治医师、护士长及6名护师以上的人员组成,并由护士长担任研究小组组长。研究组利用腾讯会议或微信小程序开展线上培训,培训内容为个性化护理,并设置与培训有关的考核项目,所有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研究。干预之前。从患者首次入院经临床医生确定行治疗时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并建立微信群,方便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学历低无法使用微信的患者及家属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将患者家属纳入微信群里便于交流。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前,由研究组成员根据每位患者家属的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访视和交谈,交谈内容需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背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既往史等内容,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

1.3观察指标

社会支持SSRS由肖水源编制,用于各类患者社会支持评估,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21。包含3个维度10个条目。总分为12~66分,分值越高说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D)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较为满意为20例(40.00%),27例(54.00%),高于对照组的16例(32.00%)、22例(44.00%),不满意为3例(6.00%),低于对照组的12例(24.00%)。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4.00%(47/55),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P=0.012)。

2.2两组负性情绪状态比较

护理前,SAS评分:研究组(62.25±3.45)分,对照组(62.24±3.51)分,组间比较(t=0.014,P=0.989);SDS评分:研究组(58.33±2.74)分,对照组(58.48±2.95)分,组间比较(t=0.263,P=0.793)。护理后,SAS评分:研究组(45.51±3.25)分,对照组(50.58±3.73)分,组间比较(t=7.246,P=0.000);SDS评分:研究组(44.63±2.67)分,对照组(52.39±2.94)分,组间比较(t=13.816,P=0.000)。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0.400、20.569、19.658、14.147,P<0.05)。

2.4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睡眠质量评分,研究组(1.63±0.56)分,对照组(2.48±1.34)分,组间比较(t=4.139,P=0.000)。入睡时间评分,研究组(1.30±0.87)分,对照组(2.45±1.376)分,组间比较(t=4.995,P=0.000)。睡眠时间评分,研究组(1.74±0.33)分,对照组(2.27±0.55)分,组间比较(t=5.843,P=0.000);睡眠效率评分,研究组(0.33±0.51)分,对照组(1.42±0.26)分,组间比较(t=13.464,P=0.000);睡眠障碍评分,研究组(1.43±0.65)分,对照组(1.96±0.57)分,组间比较(t=4.335,P=0.000);催眠药物评分,研究组(1.74±0.27)分,对照组(2.73±1.10)分,组间比较(t=6.108,P=0.000);日间功能评分,研究组(1.24±0.31)分,对照组(1.75±0.80)分,组间比较(t=4.203,P=0.000)。

2.5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护理管理评分,研究组(89.65±5.47)分,对照组(72.48±5.22)分,组间比较(t=16.057,P=0.000);工作效率评分,研究组(90.48±5.63)分,对照组(79.36±5.47)分,组间比较(t=10.017,P=0.000);护理操作评分,研究组(93.64±4.26)分,对照组(76.84±5.47)分,组间比较(t=15.654,P=0.000);基础护理评分,研究组(95.25±3.28)分,对照组(78.25±3.96)分,组间比较(t=23.378,P=0.000)。

2.6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研究组出现1例创口感染,占比2.00%,对照组出现2例创口感染,2例药物污染,1例坠床,2例非计划拔管,共计7例,占比14.00。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27)。

3 讨论

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人性化心理护理主要通过服务态度指导,病房环境改善方面进行。由于患者病情严重,且内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病房护理中做到病房通风,病房配备可调节光线的窗帘,设置日光灯,注重患者隐私保护,同时以患者个人喜好布置病房环境,增强重症监护病房的生活气息,以此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在轻松的环境中治疗。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使用温柔可亲话语,减轻患者对治疗的抵触情绪。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发现,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在人性化管理过程中结合患者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灵活地调整家属探视,使患者与亲属进行亲情交流,满足内心的心理需求,更好地将内心情绪进行宣泄,同时设置特殊探视通道,使患者更好地与外界进行接触。与此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做好重症监护病房人员限制工作,减少人员走动产生的噪声,同时为患者配备降噪耳机等设备,避免噪声影响患者的睡眠。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受到疾病的折磨亦存在躁动等情况,易导致坠床以及非计划性拔管,使自身处在危险中。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约束,使用科学的约束材料,保证其柔软性,避免对其皮肤产生损伤,并加强关于患者定期翻身的护理。针对突发异常患者立即给予患者人性化抢救,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如急救仪器、急救药物和配备抢救人员,降低患者死亡风险。人性化管理坚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质量。相关研究针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过程中人性化管理与常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采用人性化管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4.00%,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76.00%,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次部分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由此证实,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疾病预后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质量与患者疾病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存在重要关联。人性化管理能够从生理以及心理方面改善患者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彭家兵,丁建容.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运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8):181,183.

[2] 任艳妮,丁彩霞.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运用[J].国际感染病学,2020,9(02):313-314.

[3] 任文青,王楚佳,刘霞.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199-2200.

[4] 顾伟鹏,宁兆惠,桑秀艳,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9):163-16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